第89頁(第1/2 頁)
但不意味著不知道生產機械的重要性,材料和工具機合稱工業之母,她使用生產機械的次數很多,也曾專門學習進修過相關課程。
在場基本都是內行人,並且是實踐幾年的內行人,基本上不會出現一看資料就嘰嘰喳喳的半桶水現象,一個個收心認真看著圖紙。
一看圖紙就明白了。
其實這臺數控折彎機出現問題不在半封密的數控工具機的核心c控制系統、伺服與測量反饋系統等,主要問題還在工具機主體上,以及最後配合精度一直達不到預期標準。
一個小時過去了,大家都覺得這個圖紙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會不會是新的鑄造缺陷?」
「鑄造缺陷從成品上看應該很明顯,不會是這樣不如二代的結果差。」
「材料問題呢?」
「基本還是二代材料啊,只是刀具材料有一點點變化,硬度hrc50。」
「……」
謝經理聽到有點失望了,專案3組的工程們已經討論得一個個禿頭,果然其他工程師和他們差不多,大家思維都很近似。
所有迷茫不解的工程師中,一人安安靜靜在白色a4紙寫寫畫畫的葉陌就很惹眼了。
暫且不說她在寫的什麼,或者畫的什麼,光看她那一手無工具畫的直線、圈圈、多少度拐角等,便知道,這肯定是個機械設計特老手。
其實,葉陌為此還是留了一手的,認真的話,她能按比例把縮小工程圖一點不差畫下來,而現在,只是畫了基本模板而已。
且在畫圖過程中,車、銑、刨、磨、鉗、鑄、鍛、鑽、鏜,工具機每一個零部件製作的過程都非常清晰,在腦海中虛擬描繪。
包括零部件基礎材料處理過程,相關模具鑄造過程,零件鉗、銑、刨中會不會出現變形,製作零件的裝置是否相配等。
等零件問題完了,還得考慮零件組裝的問題,高度精密的尺寸結構,零件整合成關鍵部分,關鍵部分代理整個裝置的傳動……
再數控工具機演變,『使用1/2英寸的開口距成形低碳鋼時,零件的彎曲半徑約0078英寸,當零件加工彎曲時,彎曲半徑為凹模開口距的0156倍……』。
葉陌畫了兩張圖紙,一張是第二代數控折彎機,一張是有問題的臺數控折彎機,同時腦中畫了半張以自己想法設計的數控折彎機。
等她從工具機圖回過神來時,整個會議室都安靜了,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看向她。
葉陌:
「……」
謝經理直接問:「老葉啊,你是不是找出什麼問題來了?」
「的確有一點想法,但又不太確定。」葉陌自然而然不會講她已經發現問題了,提了下折彎機滑塊重複精度的問題,「需要再瞭解一下過程,從材料到裝置組裝。」
副經理劉波哎了一聲:「葉陌啊,你這話等同於沒講。」
凡是同時見到劉波和葉陌都會不可思議,兩人同一批進公司,歲數差不多,一個歲月是把殺豬刀,一個是歲月打磨得很精緻,差距非常大。
葉陌呵呵:「雖然我們可能對機械加工過程已經很熟悉,但還是不能純靠紙上談兵,肯定需要具體瞭解過程才有結果。」
精神力增強以後,借材料不斷磨練精神操控術的過程中,她更懂平平常常忽略的常識問題,往往是個大問題,都是人人都是天才。
工程師們看圖紙是發現不了什麼問題,大部分在稱是,有的人見劉波神情不對,講到一半,生生把話吞了回去。
「那就實踐過程中去看,反正大家這些日子都有時間,生產部門與測試部門都會全力配合。」謝經理出來打圓場,給出了個具體期限,「下週一之前,希望各位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