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第1/3 頁)
在朱府這樣的人家,鍾氏再怎麼樣也不可能直接讓人把紫鶯從屋裡拖出來打一頓板子,儘管這樣做也解不了她心頭之恨。有婆婆、太婆婆在頭上壓著,她也不能把紫鶯給賣了或是做別的處置。私下裡的手段,在紫鶯那兒又沒有什麼用。
紫鶯儘量避著鍾氏,可是她的肚子一天天隆起,這是避不了人的。鍾氏遠遠看見了,站著半天都沒動,也沒說話,手裡的一塊帕子讓她給撕扯得不象樣子。
老太太是不好管孫子房中的事情的,她雖然對鍾氏的所作所為並不認同,可是朱正銘和妻子的陪嫁丫鬟鬧出這樣的事來,也絕對不光彩。
良哥兒身子骨不結實,能不能好好兒的養到大,誰都說不好,朱正銘想再要個兒子,也是情理中的事。但是他卻不該把事情辦成現在這樣。他看中了哪個丫鬟,大可先收了房,何必弄得偷偷摸摸見不得人?丫鬟有了身子,他更該安撫鍾氏,而不是象現在一樣,兩夫妻弄得象仇人一樣。
別說其他人怎麼看,就是良哥兒兄妹倆都已經要懂事的年紀了,看著爹孃這樣,他們能好好的不受影響嗎?
第298章
三太太陸氏忙活了快大半年,最後相中了自己孃家的一個姑娘。這是陸氏的孃家嫂子幫著相看的,陸氏也去見了一面,是遠親家的姑娘,今年十五,家中兄妹三個,她是幼女。生得也十分清秀,據說女紅很好,性情也柔順。
可是一向對三太太百依百順的朱博南這次卻沒有聽從三太太的安排,他說要先去考取功名,再談成家的事情。三太太自然不肯,成家立業,先成家再立業,有什麼不妥的?不少人都是十四五就成親,二十來歲才博取到功名的,娶了妻子,多個人服侍,有什麼不好?
朱博南卻堅持不肯,他說會分心,影響他攻讀。
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但是三太太從沒想過一向乖順的兒子會反駁她。她琢磨著,成親根本就不會影響兒子讀書,自己嫁進朱家時,丈夫不也沒有功名?後來不也一路順順噹噹的過了鄉試,又中了舉人嗎?大房的賢哥兒,不也是娶了妻之後才考取功名的?
兒子不願意成親……難道是心裡有人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沒辦法掐滅了,象是把野火一樣在心裡越燒越旺,燒得三太太坐立不安。
她旁敲側擊的問,朱博南一口就否認了。
但是三太太並不相信。她堅信自己的直覺沒錯,兒子的心肯定是讓哪個不正經的女人給蠱惑了,要不然一向孝順聽話的兒子怎麼會破天荒的不聽她這個當孃的話呢!
朱博南去外面書院是去讀書的,每天都有下人跟著來跟著去。三太太把朱博南的小廝叫了來仔細盤問,不過小廝說的同另一個長隨都一樣,六少爺從來都沒去過什麼不正經的地方,書院裡也沒有什麼使女丫鬟。
那問題就出在家裡頭?是哪一房的丫鬟?還是?
她可沒忘了前不久大房發生的醜事,不就是年輕姨娘勾搭了少爺麼?
三太太恨不得後腦勺也生出一雙眼睛來死死盯著兒子,先是自己院子裡的――但是很快三太太排除了她們的嫌疑。本來他們院子裡也沒幾個丫鬟,有幾個還小的先不算,有了年紀都二三十成了家的也不算。年紀和朱博南差不多的只有兩個,可是朱博南對她們十分規矩,除了必要的話,連多看一眼都沒有。
三太太雖然守寡多年,可她也年輕過,有過夫妻恩愛。年少男女間倘若有情,必然會在形跡中有所流露。
那就不是自己院子裡的。
朱府上上下下,妙齡丫鬟沒有一百也有五十。這個範圍實在太大了。
三太太憋著勁兒想找出那個勾引兒子與她離心的狐狸精。
要是兒子明著說了,看中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