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創業熱土(第2/3 頁)
機的很多課程他前世都上過一遍的,如果單純為了增長學識,他其實是可以去選修一些其他專業課程的。
但他沒有這麼做。
就選了幾門計算機的通識課程,水一點也好,有更多時間拿來幹其他事。
要說水,其實也水不到哪裡去。
斯坦福大學的每門課程都設定了作業時間,通常一門3學分的課程,要求學生每週花費3小時上課,外加6個小時做作業。
可見學校對於學生作業還是比較重視的,所以夏景行也劃不了多少水。
可以不聽課,但作業一定要按質按量完成。
計算機專業的期中、期末考試非常簡單,考試成績一般只佔這門課最終成績的25~50。
因此學生會在每週的聽課、討論和作業上投入很多精力,而對考試只投入較少的時間。
這就和國內大學不一樣了。
美國本科重視作業和課堂表現,輕視考試。
而國內則反過來的。
國內大學學生可以平時上課摸魚,要考試的時候再臨陣抱佛腳。
美國這邊則行不通了,平時就得表現好,不然最終gpa一塌糊塗。
和國內老師一樣,老外有時候也喜歡聊點八卦,侃侃大山。
今天這位選課老師面對一群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講起了斯坦福的牛逼之處。
“大家或許都聽說過,斯坦福培養了很多知名的科技創業者。
遠的有惠普兩位創始人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
近的有雅虎的楊致遠和大衛·費羅,還有谷歌的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貝寶的聯合創始人彼得·蒂爾……
顛覆了dvd行業的奈飛創始人裡德·哈斯廷斯也是我們學校的畢業生。
今年他的公司剛上市,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嘗試買入一部分股票。
虧光了哭鼻子可不要找我,僅僅是建議,不構成投資意見。”
選課老師的幽默,逗得一群剛進入大學的學生哈哈大笑。
聽著這些耳熟能詳的科技富豪名字,臺下不少學生都露出了心馳神往的表情。
立志學計算機的學生,誰沒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
小犬坐在夏景行身旁,憧憬無比的說道:“戴倫,你說我們的網站將來某一天,有沒有可能上市?”
“上市。”
夏景行笑道,“那僅僅只是個開始。”
小犬咂舌不已,覺得大佬這逼裝得有點大,不好接話。
“那同學們,你們知道斯坦福為什麼會誕生這麼多科技富豪嗎?
外界只要一提到矽谷、創業、風投這幾個關鍵詞,就會跟我們學校聯絡起來。”
看著臺下一群小菜鳥,選課老師自問自答道:“那是因為我們獨特的風格……”
選課老師話還是老一套,重點鼓吹斯坦福的創新精神,另有比較成熟的機制讓教授和學生將實驗室中的成果商業化……
要夏景行來總結,就四個字:地租便宜。
起因是早期斯坦福大學太窮,而創辦者遺囑交代後任校長們不能賣地,於是將地便宜租出去,並且長期續約。
一打聽這麼實惠,大批科技公司屁顛屁顛就搬過來了,慢慢衍生出矽谷。
另外,加州氣候不錯,應該也算是個地利原因。
圍繞著斯坦福誕生出了矽谷,矽谷又反哺斯坦福,算是互相成就。
在別的地方不好說,在矽谷這地,斯坦福的學歷拿出去是非常受認可的,矽谷企業優先錄用斯坦福學生。
一進公司,發現同事、上級很多都是校友。
另外,計算機系學生還有一門課程c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