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共和輕聲(第2/4 頁)
。革命派也瞧不起信奉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的激進派。在革命派看來,獨自戰鬥,遠離群眾,並且性格孤傲、狂熱的激進派就是一群瘋子而已,根本不配革命之稱號。
論保守,他們也不及改革派。改革派相信沙皇,支援沙皇。他們雖然對現狀有些不滿,但是他們相信沙皇政府,認為在他們所認為英明的沙皇領導下,農奴制終將會被廢除。改革派強烈反對暴力革命,認為這是內戰,是對整個國家的傷害。而革命派則反對把希望寄託於沙皇,認為這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的行為。
而尷尬點就在這裡。作為較為理性的革命派難以製造噱頭,很難吸引人們參加。激進者不來,保守者不愛。處於中間的革命派並沒有多少吸引力,你想啊,既然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那人到這裡幹嘛?外加革命派被誹謗和孤立,人們更是不願意參加。
結果就是既吸引不了暴動革命之人,又吸引不了冷靜改變之人。以羅傑為首的理智的革命派陷入了危機。
街道上,商店旁。
羅傑走出來,帶著剛剛買的麵包。
他已經很久沒有吃飯了。倒不是因為物質上的貧窮,而是精神上的痛苦。他敏銳的感覺到,人民群眾依舊相信沙皇,相信政府而抵制革命。而本應該帶領革命的知識分子和先進分子,卻選擇了反對革命,反對改變而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到統治者手上。
他不明白,他真的不明白,為什麼羊會愛上狼?為什麼?
他廢寢忘食,為革命奔走呼號。哪怕用一些骯髒的手段,他也要宣揚共和,甚至不惜準備武力奪取政權!
然而,這些手段的效果卻是微乎其微,人們根本不關心所謂的共和。
共和沒有深入人心。
“用不正義的手段維護正義,只會有邪惡的可能。”這是他的恩師在他回到母校時和他談心說的。那個時候茶會事件還在持續進行,而兩個人在敘舊,具體點兒說是在討論羅傑所作所為。
知識分子不恥於與使用骯髒手段的羅傑為伍,底層群眾不關心羅傑所宣揚的共和。
他走在路上。
他沒有路走。
1843年4月時,茶會事件。
1844年4月時,文人妥協。
只過了一年,就一年。曾經充滿力量的資產階級就被瓦解,分化。曾經領導了茶會事件的新興勢力,就被擊垮,分化,再也捏不起拳頭了。
感受到力量的他曾經還以為,革命的曙光已經出現了呢!結果不到一年,革命的火就熄滅的無影無蹤。
分明是四月份,羅傑的內心卻覺得比寒冬還冷。
麻木的吃了幾口麵包,羅傑不知不覺走到了河邊。周圍幾乎沒有什麼人,只有一個小孩子,似乎跟了自己一路。羅傑看到了清澈的河水,突然有一種衝動想跳下去。
那是一種很突然的感覺,越看越想跳,越看越想死。
羅傑看著身後的那個小孩,這個小孩跟了自己一路,可能是扒手吧。小偷是不分年齡的,小孩子也會偷盜。
羅傑既然想死,不如死前做一件好事。
“你想要吧?”羅傑拿出自己的錢包,給了後邊這個小孩。錢包裡的錢不算多,羅傑一直在宣揚共和,還被警察盯梢,很少有人敢僱傭他。他基本靠朋友的接濟過活,偶爾也能找到小工,賺一點兒工資。
羅傑把錢包扔了過去,就像拋棄一個垃圾一樣。
錢包掉在了小孩子的腳上,被他撿起來了。但是小孩子並沒有離開,而是用弱弱的聲音,說道:“先生,可以給我一點兒麵包嗎?”
羅傑看到自己剩下的一點兒麵包,也給了出去。這時他來了興趣,反正都要死,也不急這一時。於是他接著還說:“你是誰的孩子?你叫什麼?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