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竹青之色(第1/2 頁)
“老明公謬讚。” 於言正神情讚許:“我此前未曾見過你,不知你名姓?” “小子姓虞,名蘭川,您可喚我行直。” “行直,”老者唸了句,隨後頷首:“行正直之事,倒配得上你的言行舉止。” 虞蘭川道了聲“過獎”,兩人並肩朝宮外行去。 “不知你師從何人?” 那年輕的後生聞言倏然間斂了笑,眸色沉沉,他攙扶著於言正往前走著,卻避而不答:“老明公,不知可有隨從在宮外等候?” 於言正不解其意,只見他迴避,眼神中頗有些失望。 他拒了虞蘭川的攙扶,低聲道:“行直,不是每個學子都能得大儒教導讀書、作文章。我觀你年紀輕輕便官至三品,以後前途定然不可限量,可為何對你的恩師卻避而不談?” 他會錯了意,只當虞蘭川是因著老師並不出名而窘迫,嘆息道:“你莫非覺得,恩師籍籍無名乃是你的汙點?” 虞蘭川垂下手,眼裡無悲無喜。 聽他說完,也並不解釋,只是道:“老明公,你評判一個人的好壞,是相信自己親眼看到的,還是他人口中描述的?” “那必是相信親眼看見的!”老人家鬍子一翹一翹,頗有些滑稽。 那年輕的後生低頭笑起來:“我也相信自己親眼看見的,他人如何說我恩師,我半個字都不相信。” 說完朝於言正拱手下拜,隨後直起腰板越過他,獨自朝宮外走去。 那鬚髮皆白的老者眼神困惑,他遠遠地望著遠去的背影,卻覺得那身影分外孤獨。 “真是個怪人!”於言正原地站了會,腿剛一抬便差點一軟,他彎腰揉了揉膝蓋,口中咒罵道:“這虞行直,哪有攙扶到半路就將人拋下的道理!可見他的老師想來也不怎麼樣……” 他嘀嘀咕咕的,自己緩緩朝東華門走去。 虞蘭川心中無比憤懣,腳步都比平時快些,是以到宮門口時,學子還未全部散去。 許多同僚都站在東華門口等候,有大膽的已經撿起外頭那群學子扔掉的文書仔細地看起來。 他們三五成群地議論著,虞蘭川彷彿是個局外人一般。 他也不硬往裡湊,只站得稍遠些,百無聊賴地往宮門外看。 腦海中迴盪著於言正方才的話,他輕勾起唇角。 他的恩師啊,名滿天下,如今雖身負罵名,但終有一日會得昭雪! 這是他活著的意義。 可此案至今,已有十年之久,如今縱有心翻案,也實難找到證據。 一切彷彿都煙消雲散了。 虞蘭川垂下眼。 容昭見大勢已定,心中快慰不已,她笑起來:“明硯舟,陛下重審學子一案了!” “我聽見了。”明硯舟看著身側笑靨如花的女子,溫聲道:“你那文書寫得極好!” “也不是我一人的功勞,方才百姓不是說於言正老先生一早便跪在宮門前為學子請命嗎?” 明硯舟笑起來:“於老先生與你一道救了他們,若他們知曉,定也會感激於你。” “不必讓他們知曉,”容昭笑道:“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於風雪。” 明硯舟轉眼望著她,只見那女子嘴角微微含笑,一雙眼粲如星辰。 有一縷髮絲拂起,輕輕掃過他的面頰。 獨屬於女子的淡香襲來,明硯舟渾身一震,手在袖中握緊。 胸腔處是為人時才能感受到的勃勃生機! 容昭恍若未覺,她抬眼看著學子、百姓如潮水般散去,青石板上鋪陳著她的筆墨。 有些已被踩髒了。 她卻不惱,只彎腰拾起一張藏於袖中,隨後同明硯舟道:“我們回去吧。” “好。”那股淡香倏然離去,明硯舟緩緩鬆了口氣。 一人一魂轉身,背離宮牆而去。 時已至午時,太陽毒辣得很,琉璃瓦上的光反射而來,晃了虞蘭川的眼。 他微微側身,官袍微微揚起一角。陽光灑在他的發上,避開了眉眼。 恍然間,視線中卻看到了一道身影。 修長挺拔,如竹如菊。 那感覺分外熟悉,胸口似乎被什麼戳中一般。 他一愣。 定睛瞧了許久,見似乎是個小娘子,他轉頭笑開:“今日已是第二次想起他,真是魔怔了。” 容昭返回客棧,昨夜一晚沒睡,上午又在宮門外站了半日,此刻頗有些頭重腳輕之感。 可她剛進門,便被小二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