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第2/4 頁)
葉,眼前忽然浮現出一片金戈鐵馬之景,耳邊似有擂鼓嗡嗡震天,他神經為之一振,卻更快的闔上了雙眼,輕飄飄的話語從薄削的雙唇傳出:&ldo;大師主為本王此次可否有機會參與?&rdo;
聽到問話,道衍神色不變,依然淡淡的道:&ldo;王爺您還年輕,並不急於一時。&rdo;朱棣雙唇一勾,微露嘲諷,卻未置一言。
道衍亦未在多言,只對著朱棣背影雙手合十一禮,即轉身離開。
任著道衍離開,朱棣身形未動分毫,一直站於北窗下直至日落時分。而於此之後,朱棣重心更多得用在了王府裡,軍事等一切事宜漸漸移除手裡,等九月底藍玉抵達北平後,他似乎完全對軍事淡了心思,但丘福,柳生等身邊親信或入軍籍中下軍官卻已在北平各大軍營裡任職。
然,將諸事暫擱一旁,一日一日地數著日子,只等腹中小生命降臨在這個世上的儀華,不知這些似自然而然的人事變動,亦未去花一分心思在這上面,但在這期間,儀華對此變動唯一察覺出來的就是自九月中旬後,朱棣留在府中的日子越來越多,每日空閒的時候也越來越多,導致他來她宮裡的次數也多了起來,連帶著也給她帶來了諸多不便。
就如今日一樣,少不得讓人微煩。
按北平之地的習俗,農曆十月旦日,因霜降後寒氣已重,便要在這日一早燒暖開,設圍爐,讓炭火一直烯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如此。這日,被稱為開爐節,在北平當地人眼裡是極為重要的一日 ,於是儀華入鄉隨俗,今就免了眾妃妾的晨省,好各忙開爐燒炕的事。
等燒了炕,倘大的宮殿漸漸暖和了起來,又說要燒寒衣,是以親人燒了印有經文的紙衣給過世的先人,為他們抵禦冥界的冬寒,這般眾人又要準備火盆,寒衣,正忙得不可開交時,恰又聽聞朱棣到了,眾人少不得手腳有幾分忙亂。
朱棣卻猶不自知,只見三個大為盆擺在正殿中間,一殿侍人又忙著跪地行禮,旁邊還有一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在一旁,看著場面即亂又危險,不由面上一沉,不悅的目光掃向匍匐在地的眾人,語氣微冷道:&ldo;起來吧,把這收拾了。&rdo;
這都沒燒,怎麼收拾?
眾人跪伏在地上,將目光瞟向撐著後腰由小婢女左右攙扶的儀華身上,儀華感到眾人為難的目光投來,無法,她只能出聲解釋道:&ldo;王爺也知道, 今兒北平大大小小的紙店,都在賣寒衣祭奠先人。因著府裡沒這規矩,臣妾就讓備了火盆自己燒著。&rdo;說著,打了個眼色讓魏公公領了人悄然退下,又道:&ldo;臣妾身子是重了,但撂個紙燒了深礙事。&rdo;
朱棣注意到殿內侍人紛紛退下,一時倘大的正殿只剩四五個人,看著倒不似先會兒的雜亂,他點點頭走到上位坐下,也未在說些什麼。
見朱棣默許了,儀華示意只留在身邊的阿秋,陳媽媽扶著她走到火盆前,又見四下無人,三套寒衣放在上位的几上,她猶豫了一下,客氣道:&ldo;德公公,有勞你把几上的漆盤端過來。&rdo;
立在朱棣身後的陳德海一聽,忙賠笑道:&ldo;小的這就給您端來。&rdo;答著話,已端了託盤走過去,見託盤最上頭一件純白紙未寫姓氏的寒衣,估摸著是與新喪不久的徐達,這便笑道:&ldo;王妃有心了,這是給中山王燒的吧。&rdo;
儀華笑而不答,只一手撐著後腰,一手拿著白紙寒衣,前傾身子將它扔進了火盆。
接著陳德海又拿起第二套藏青色的,毫無意外的見到上面寫著馮媽媽的名字,自然又誇了儀華向句,待拿起第三套,見與第二套一樣的顏色,但上面卻只有經文,卻無姓氏等字,不免一陣詫異。
儀華轉首去拿,就見陳德海臉上的詫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