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1/5 頁)
“你再想想。”
“真記不清楚,他在外地做生意,平時我們沒怎麼來往。”
“你回憶一下。”
“我真不知道,我記得清楚的就那一回,我媽下葬那次他回來參加葬禮。”我看看對面的警官,“這都多少年了。”
“你知道他做什麼生意?”
“好像是賣茶葉。”
“你確定是賣茶葉?”
“是吧,他還給我帶過茶葉回來。”
“他什麼時候給你帶的茶葉?”
“每次回來都帶。”
“他最近一次給你茶葉是在什麼時候?”
“……我忘了。”
“你再想想。”
“我真忘了。”
“你回憶一下。”
對面的兩位警察始終很淡定,不驕不躁,冷靜得近乎禮貌。他們的問題大多都不痛不癢,卻很繞,不小心就會被套住。警方最喜歡用的兩句話是“你再想想”和“你回憶一下”,有時候一個問題會反反覆覆問很多遍,而他們最興奮的就是我回答不一致的時候。
我覺得我確實不適合跟警方鬥智鬥勇,這樣□裸的直接對弈讓我覺得我遠不是他們的對手。
“你認不認識丁顯傑?”
“見過一面。”
“什麼時候見的?”
“就前幾天新協和剪綵的時候。”
“你知不知道他跟新協和的金錢關係?”
“我不知道,我沒有接觸新協和的賬目。”
“你身為股東為什麼沒有接觸賬目?”
“我只是小股東,前幾年還賠了錢,所以沒管這事兒。”
訊問已經過了一小時,對面換了兩個警官。
“你認不認識邱羽山?”
“不認識。”
“真的不認識?”
“我完全不知道有這個人。”
“你再想想。”
“不用想了,我今天是第一次聽說。”
“你沒聽別人說起過?”
“沒有。”
“你認識謝錦和?”
“認識。”
“謝錦和說他跟你提過邱羽山。”
我心裡咯噔一下。
“我怎麼不記得了?”我不由擠出一抹微笑。
“你再回憶一下。”
“我真的不記得。”
“你認不認識楊善堂?”
我整個人抖了一下,拿不定主意該怎麼回答。
“謝錦和說他約你見過楊善堂。”
“啊,他是老謝的朋友,好像是見過。”
“楊善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入獄的時候,你有一筆錢存在他地錢莊裡?”
我一閃神:“是……可是政府已經退給我了,我當時是受他矇蔽。”
“有人指認你當年透過地下錢莊和馬來西亞方面有金錢關係。”
“我沒有。”
我不由腦門兒上冒汗了:誰他媽指認呢,誰?
“這只是證人的指認,你可以解釋一下。”
“前幾年好像是有個大馬的公司起訴我,不過我跟他們沒關係,後來那邊也撤訴了;那是一宗三方詐騙,不能說明我跟馬來西亞方面有金錢關係。我的主要財產在鳧山飯店,他們主要開展國內業務。”
“當年三方詐騙的被告是你的自然人還是公司?”
我突然愣住了:完了,我說漏嘴了!
“你可以再想想。”對面的警官之一十指交叉望著我,十分高興。
我真的驚恐了,剛剛被指認的事兒分了神,不知不覺就把大馬的事兒給認了。當年馬來西亞那個莫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