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屠殺?(第2/3 頁)
請將軍上得城樓,與我共同觀看一場好戲如何?”
糜暘說完後,也不等於禁同意,就命人押著于禁往城樓上而去。
而糜暘與關平卻早先一步,來到高大的城樓之上。
在糜暘上得城樓之後,他就看到了下方那佔地頗廣的甕城。
甕城,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
其主要特徵是,在城門外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
在糜暘的這個角度往下看去,甕城之內猶如一個隕石巨坑一般,亦好像一隻巨獸的大嘴,
那隻巨獸正靜靜地張著嘴,等著獵物主動送到它口中。
不久後,于禁也上得城樓來,站在了糜暘的身後。
糜暘在看到于禁到來後,他對於禁言道,“將軍請看看,甕城之內是何場景。”
說完後,糜暘便示意糜忠將於禁推到城牆邊,而於禁在看到甕城內的場景之時,他臉色大變。
只見這時江陵城南門的甕城之內的地上,正密密麻麻或躺著或坐著許多人,觀之足有數千。
這些人在這寒冷的冬季之中,身著單衣,瘦骨嶙峋。
因為寒冷,他們的身體不停地打著顫。
因為飢餓,他們大多一動不動,猶如死屍一般。
而那些猶如死屍的人,在突然看到城牆之上于禁的身影之後,他們卻紛紛不顧身體的疲憊,想掙扎著起來給於禁行禮,
因為沒力氣,又因為人群密集,他們剛一想站起來,卻又都很快無力得重重倒下,
倒下之餘,他們又壓到了其餘同袍,而後一陣陣細微的哀嚎聲響起。
在這些人做出以上動作之後,甕城中的大部分人亦都看向了城牆之上。
在看到了于禁的面孔之後,甕城中的人群瞬間騷動起來。
他們無法站起向于禁行禮,只能用盡全身力氣,從口中發出一聲聲悲鳴,
他們認得於禁是帶他們南下守衛家門的主帥,
他們知道是于禁當日他們才能活命,
他們現在只想告訴于禁,他們這些日來所受的苦難,
他們想于禁再救救他們。
沒錯,這時在甕城中的這數千人,便是當日隨於禁投降了關羽的魏軍降卒。
之前隨於禁投降關羽的魏軍有兩萬餘眾,但關羽考慮到將這兩萬餘不能全放在一處,不然可能會引發動亂,
故而將他們分別分散在荊州三郡中安置,
關羽的精力大多被牽扯在樊城之下,所以關羽一直對這些降卒們無法妥善安置,
關羽是仁義的,但荊州糧食不足,關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已經將本就不多的,原本屬於荊州戰士的糧食分出許多,來給這些魏軍降卒們,
但僧多粥少,那些糧食只能保證魏軍降卒不餓死而已。
所以這些魏軍降卒們,才如今這副鬼樣子。
魏軍降卒們認識于禁,于禁又何曾不認識他們呢。
在看到糜暘將這些在江陵城中的魏軍降卒們,都聚集到甕城中時,于禁的心中閃現了一股強烈的不安感,
聽著那些傳到耳中的悲鳴,他轉過身來看向糜暘,
口中對糜暘喝道,“你究竟意欲何為!”
聽到于禁的質問,糜暘緩緩從懷中掏出一物,而後他對著于禁言道,
“我意欲何為,你一會就知道了。”
隨後糜暘高舉從懷中掏出的太守印信,高舉過頭,
“城門校尉聽我號令,舉箭朝下!”
糜暘話音一落,在城牆上的守城校尉看到糜暘有太守印信在手,立即聽命於糜暘。
他命令隱在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