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4 頁)
事情並不複雜。
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魏琛作為掌管軍械營造的郎中,平時看起來好像不顯山不漏水的,可實際上他們手中的實權大得很。
雖說對比兵部武選司與吏部清吏司相比差了不少,但也勉強配得上位卑權重這個詞了。
最起碼,各軍的主管們來洛陽求取新軍械的時候,除了要在太尉面前賣慘以得到批條外,另外就是要與虞衡清吏司的郎中喝個昏天黑地了。
萬一這廝使壞,給了自己次品軍械了怎麼辦,是吧?
往年的清吏司郎中雖說吃拿卡要樣樣不缺,但心中好歹還有桿秤,什麼該拿什麼不該動還是很清楚的,往江湖上倒賣一下刀槍劍戟的就是極限了,至於火炮?
呵,火銃都不敢帶出門去,更何況火炮了!
賣刀劍槍頭抓住了最多就是兩倍罰款,蹲三年班房而已,由於大齊工部出品的刀劍質量極好,還是鋼製的,遠超民間工匠所制的熟鐵兵器,所以走私出去的刀劍根本就不愁賣,甚至還要溢價三四倍才能買到一把軍中的制式鋼劍。
拆了制式裝具重新換一下,在劍身上刻上名字,就是一把名劍了。
所以,就算是交了罰款,實際上他們手上也都還有些富餘的。
自己在家建個族學培養一下自家子弟就行了,你還想在老家建一個什麼人都可以去上的學堂?
另外,他那個童生族兄似乎也不是個心眼大的。
“那就沒辦法了,畢竟收走人家的學堂已經引起士林諸多非議,若是又因為私下辦學而抄了別人家”呂觀嘆氣,搖了搖頭,“國朝終究是需要他們來協助著治理天下的,”
老漕工出身的文臣武將,當年有一個算一個都拿許武肅公劉老太爺當靠山主心骨的。
魏琛是陽泉人,幼時家貧,但又很想讀書改換門庭。
對於這種上進的孩子,一般來講宗族都是會支援的,然而事情麻煩就麻煩在這裡,當時的族裡已經有一個考取童生的族兄了,魏家在當地也就只是佔據半個村的小宗族,根本沒有能力再供養一個完全脫產的讀書人了!
是不是有什麼奇怪的心思?
後院裡有沒有養會說話的狐狸?
水井裡有沒有養肚子裡有東西的魚?
排水渠裡有沒有埋一隻眼的石人?
那陣子正是上皇剛坐穩皇位,剛把自己皇叔們的勢力驅逐出朝堂獨攬大權,看誰都像是皇叔派的餘孽,正是最多疑的時候,多虧老太爺把自己給打醒了,否則
賈琿聞言沒有搭話,這時候說什麼都不太合適。
賈琿認同的點了點頭。
說他膽子小吧,這廝竟然還敢走私火炮!
不過膽子小對於繡衣也是一件好事除了那些個面露遺憾的抖s們獄卒們。
真就是嫌九族人數太多還是怎麼的?
根本犯不著走私火炮啊!
直到這位叫魏琛的成為了清吏司的郎中。
透過問話與卷宗調查,繡衣們大致把線給捋清楚了。
再加上歷代郎中心知肚明約定俗成的規則,每次的出貨量少得可憐,物以稀為貴,那刀劍的價格就更是跌不下來了。
賈琿都不知道該說他膽子大還是膽子小了
說他膽子大吧,這繡衣的第一道刑的刑具才剛剛上身,就已經嚇得大小便失禁了。
賈琿搓了搓自己的小鬍子:“其實沒什麼兩樣,那些學堂書院也就是名義上歸了官府,實際上,無論是講學的還是上學的人都還是那批。”
而後,魏琛就進了羅家在陽泉辦的書院上學
恰巧當年時興衣錦還鄉辦學堂,培養什麼讀書種子嘛,祖籍就在陽泉的羅家當然要跟上了,一方面是養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