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理智 抉擇(第2/4 頁)
帶領下逃離苦難保全性命,追隨佛爺一起出生入死,是佛爺給予了他們崩塌的信仰重新建立的機會,是佛爺重新塑造了可以承載他們信仰的神明,相當於佛爺給予了他們的新生,給予了他們生命繼續延續下來的機會。
而江落呢?他是江寧遠的兒子,佛爺相當於是他屠家滅族的兇手,難道一個人從傻子變成“正常人”後就會將傻子的那部分人生全盤否決嗎?張日山始終對於江落都保留一絲質疑的態度,即便他對佛爺表現的多麼忠誠,多麼……怪異的狂熱。
張日山頭疼地捏了捏眉間,他不知道自己稱呼江落對佛爺的情感為“信仰”是否合適,但是他又找不出別的詞彙來形容這一事。
他短暫的沉默讓江落有些無措,他疑惑不解地問道:“是我做錯了嗎?”
張日山見他直白的樣子,突然又不想違背自己的內心想法,太過於矛盾了,江落的這種直白好似將他內心最不理智的想法放大了,他都要忘記他來到這真正的目的了。
做錯了嗎?張日山也在想,對佛爺不敬者確實該死,可誰又能真正的管住天下人的嘴呢?想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就連封建王朝時期掌管天下的帝王也管不住那些文人墨客的利筆鋒舌。
張日山眼神有些放空沒有再落在他身上,他輕聲問他:“且不說天下人何其多,就說這偌大的長硰,心口不一者不知凡幾,你殺的完嗎?”
江落毫不遲疑地回道:“我遇見者殺,我知道者死,為何會殺不完?”
張日山聽著他若如純真孩童卻又殘酷無比的話語,再次默然。
張日山知道江落執拗不通的性子,他不懂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如果單純說這樣會給他自己造成無窮的禍患,他是不會在意也不會停手的。
最終張日山在心裡嘆息過後,只能呵斥道:“可你這麼殺人,有沒有想過別人只會認為你的行為是城主府默許的!他們不會將你所做的事情與佛爺分割開,你所殺之人背後的勢力會將這筆賬全部算在佛爺身上,即使現在他們不敢妄動,但你能保證佛爺就一定會永遠處於今日的地位嗎?你跟在佛爺身旁時日也不算短了,你不是不知道上峰對於佛爺的忌憚!可你卻依舊毫無顧慮的殺人,你在殺人前究竟想的是什麼?可曾有想過佛爺半分?難道你是故意想給佛爺在長硰城四處樹敵嗎?!想讓佛爺成為百姓口中那種殺人如麻的惡官嗎?!”
江落被他話裡的含義震得臉上血色盡褪,不自覺地後退一步,眼裡滿是慌亂與惶然,嘴唇不斷的顫抖張翕,想要開口辯解,不是的…他不是這麼想的……他沒有想給佛爺帶來麻煩,他只是單純想要為佛爺掃除一切障礙……可是現在他好像真的成為了佛爺的累贅……成為了拖累佛爺的無用之人……
張日山見他這樣,知道這種責備的話對他來說太過沉重了,其實不怪他,他們明知道他是個“傻子”,卻還放任他,不該怪他的……要怪只能怪他們這些殘酷命運的決然者,怪這該死的世道。
畢竟他只是一個像“正常人”的“傻子”,他只是一個局勢所需要的“獨”。
....
城主府 書房內
長硰各地明面上的兵馬已經完全被張啟山所掌控,現在他開始建立這個早就計劃好的需要在暗地裡充當哨子的一個神秘又危險的組織——九門
長硰城裡的盜墓世家和掌權者他已經選定好了,但是在最後落實的情況下突然又有些猶豫,猶豫關於江落這枚棋子的落子點。到底應不應該將他放在這裡,這讓張啟山有些舉棋不定。
張啟山自從見到父親與族人慘死在自己眼前後,就已經很少遇到這種讓他難以抉擇的事情了,是的,他用了“抉擇”一詞來表達這件原本很簡單的事情。
在這半年裡他逐漸習慣了身字尾著一個安靜的乖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