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造車(第1/4 頁)
90年代,我國的通電情況取得了顯著進展,全國通電率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一些東部發達省份,實現了農村的“村村通電”,率先達成百分之百的電力覆蓋。
而一些欠發達地區,電力覆蓋率要落後一些,尤其是一些偏遠的鄉村。
不過,通電和日常能夠毫無顧忌的用電,還是有差距的。
不說一些偏遠的地區經常停電,還需要柴油發電機來應急,就是城市裡,也經常因為電網超負荷出現大面積停電。
工業的快速發展,耗電量飛速增長。再加上到晚上的居民用電高峰期,經常出現供電不足的情況。
而且,很多的電力設施,尤其是農村的電路,多為單迴路供電,線路故障頻繁且裝置老化等等,特別容易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
城市電路也有容量不足和佈局不合理等問題,都急需升級和提高。
總結,斷電的問題主要是由於電力供需矛盾、基礎設施落後和管理不善等問題共同導致的。
為此,國家已經開始加大電力建設的投入了,但是這畢竟需要過程。而為了解決急迫的用電情況,一輛輛的應急電力車出現,接入到電網中,保障正常的電力供應。
應急電力保障車,這玩意原本就有。一般的電力保障車,是用大功率的柴油發電機應急的,耗費巨大,只能當做應急使用。
但是,自從陳氏集團進入這個行業以後,建造的儲電式電力保障車,就先進的多了。
車子採用電力驅動,揹著巨大的電池,使用的是水電站發電的富餘電力,為應急用電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這個時代,民用的電池還是採用乾電池,儲存的電量很小,不耐用。
感受最深的大概就是孩子們了,他們玩的遙控車,四驅車這些使用電池的玩具,很快就把電量耗盡了,還要放在嘴裡咬一下,還能堅持一下……
玩具可能不貴,孩子們逢年過節的都能收到禮物,但是電池實在是耗不起。
而像陳氏集團造的這種巨大的電池的電力供應車,在這個時代,絕對是高科技的產品了。
有人好奇的去車裡檢視過,這玩意不僅僅是馱著個電池而已,裡面還有各種家電設施,就像好一個移動的家一樣!
這時代的車,還停留在帶著個收音機和空調就是高配的時代,這種等於把家搬到車上的操作,那能不高階嘛。
有錢的人,已經開始打聽,去哪裡能買到這種車了。可惜根本買不到!
由於技術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
這種高科技的技術,當然要首先給軍工行業應用了。就像阿美麗卡,如今飛速發展的資訊科技,那也是在海灣戰爭中,展現了強大威力以後,才轉為民用的。
這種電池技術,陳平安已經給了高層了,肯定率先在軍工行業應用。說到這個,陳平安就不由的想起機器狗、無人機、電磁炮等劃時代的戰爭利器,他很期待這些劃時代的科技產品能早點研究出來。
當然,這些東西需要的不僅僅是電池和電控技術,還需要晶片技術,而巧的是,晶片技術陳平安也早就佈局好了,剩下的就都交給國家吧,他能做的就到這裡了。
再者說,現在也不是推廣電車的時候,電力設施這麼拉胯,得等到國電發展起來以後,才是推廣的時機。
當然,他造電車也不是毫無意義,積累技術的同時,也是告訴那些崇洋媚外的傢伙,不要一味崇拜國外的造車技術,國內的好東西有的是,而且還是他們花錢都買不到的。
“哎呀,陳總,又換車了?這是什麼車?”
一輛和如今跑在路上的轎車和suv有很大不同的車開到了飯店門口,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