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傷痛又歡樂的夜(二)(第3/4 頁)
她美好的身段,印在舞臺上。
“四十年不盡風雨,至今仍瀟瀟未歇。
斜陽下淒涼畫角,一聲聲哀到何時?
縱然把兩處痴情,都印在斑駁牆上。
怎奈何紅顏命薄,只爭得痛哭流涕。”
這一部分是由女聲唱出的,關於這一段由誰唱,其實她和張不凡有過討論,一開始都想讓張不凡獨唱,因為這屬於沈園的意像,但是感覺到黃綺唱這一段也非常不錯之後,就決定不再拘泥,反正沈園也沒什麼性別。現在在舞臺上聽來,感覺由黃綺來接唱,要比張不凡一個人全唱更有力量。
林剛再一次用加花把歌曲推上高潮:
“為什麼愛如潮湧,擋不住東風世情。
為什麼魂斷香消,只換來一聲悲泣。
為什麼愛如潮湧,擋不住東風世情。
為什麼魂斷香消,只換來一聲悲泣。”
男女聲同唱,帶來一種深刻無助的控訴感覺。
實際上,這一部分,除了用雙排鍵的和聲效果之外,連白莎莎和林剛也在跟著和聲,場面十分震撼。而且感覺這樣的和聲是很有專業色彩的,特別是白莎莎的和聲,用假音浮在高音區,如泣如訴的,非常動人心魄。
這在邱素萍的編曲裡,其實伯鋼琴給出的副旋律,因為邱素萍的聲音單薄,出不來這樣的人聲效果,只能動用鋼琴,但論效果,還是人聲更為斷腸。這應該是白莎莎根據她的理解,將一部分的鋼琴副旋律改用人聲來演繹,張不凡估計是不敢這麼改的,因為他迷信邱素萍,不可能改。
這一改,無疑讓整個音樂形象更加豐滿,感染力十足。
可能就是因為這感染力,邱素萍自己也在輕聲跟唱,用手指模擬自己在彈這一部分,心裡百感交集。
最激動人心的合唱沉寂之後,鋼琴獨奏輕輕地再次響起,象是荒漠上的一道流泉,帶來一種無限的滄桑,而在鋼琴聲的上邊,還是白莎莎,用更細的人音,在輕哼著,浮出一種彷彿飄在天外的哀怨感覺,配合著低沉的男中音詩朗誦,給出一種天人永隔的悲涼: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琴聲和吟聲隱去,全場岑寂,一會兒 ,燈光大亮,所有的人起身鼓掌。
五個人都上來謝幕,在潮水般的掌聲中揮手離開。
……
邱素萍長長地吐了口氣,好像,心也沒想象中那麼疼,只不過有些酸澀而已。她好像應該為他們開心,因為從觀眾的反應上看,這肯定是一場成功的演出,至於說能不能得到評委的青睞給出高分,那就不是他們自己所能控制的了。
欣慰是一定會有的,為了這首歌的曲和編曲,她用掉了多少心血。他第一次唱完這歌時,發過來的話,其實每一個字她都記得,在外婆家的第一次合練,她也記得。所有的編曲,其實都源於第一次合練時的那個默契的感覺。那個時候,她的心裡跳出了四個字:天造地設。這一定是來自上天的安排,才會有這樣的默契。
但是,遺憾和失落,也是一定會有的。恐怕當時,沒有任何人能想到,到最後,一起創作成這首歌的她,卻意外地成了觀眾。觀眾的哭聲、掌聲、尖叫喝彩聲,全都與她無關。
她相信,如果換作是她,她會比白莎莎更光彩照人,可惜沒有如果。
想要她只為他們開心,她做不到。但是能看到他們開心,至少好過看到他們傷心。為此,她送給了他一個白莎莎,如果一定要有人傷心,就讓她一個人傷心好了。
她只想知道,現在的媽媽,在看嗎,應該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