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第1/2 頁)
搗毀了一次。據說,也是有外人在幕後操縱的。
我除了應付上述或明或暗的種種打擊外,還要注意節制群眾愛國熱情的過分奔放。當時
在群情激昂之下,隨時有爆發報復性行動的可能,我估計到我們自身力量的不足,若群眾失
去控制,發生殺害外人的事件,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我舌蔽唇焦地勸告同事和一般工人,
要他們的行動限於經濟性的抵制;指出這種抵制,已足以使外人感受中國民族的威力;暫時
不可再進一步,以免弄得不可收拾。
五卅慘案後,中國一般名流和有見識的商人,都覺得這個抵抗外力壓迫的事件,必須由
政府負責處理;單憑民眾的消極抵抗是不夠的。甚至左傾的學生,也主張由政府根據法律,
展開有力的交涉。但北京的段政府如何能這樣做?於是人們對北京政府的無能,感到不能容
忍了。
中共中央認為不能對北京段政府有所期待,迷信實力的外國殖民者也不會輕易對中國人
讓步的,只有增強民眾的力量,用革命的方法,才能解決對外對內的根本問題。我們曾再三
商討,一時也提不出具體的方案。曾有人想到應依孫中山先生北上時的主張,從速召開國民
會議,組織舉國一致對外的政府,但我們也估計到,失去了孫先生的國民黨,暫時不會有這
樣主動的氣魄;而由幼齡的中共來單獨號召,一時也難於獲得人們的重視。如果勉強做了,
16/185
----------------------- pa 168-----------------------
《我的回憶》第二冊
反可能因內在的糾紛,影響一致對外的陣線。
六月五日,中共中央曾發表告民眾書,除對帝國主義者的野蠻殘暴,表示極端的憤慨外,
並指出這次上海事變的性質既不是偶然的更不是法律的,完全是政治的。提醒民眾&ldo;萬不可
依賴和信任政府的交涉&rdo;。告民眾書反對調和與妥協,提出慎防帝國主義藉口反共的離間和破
壞;並號召堅持長期反抗和鞏固反帝的聯合戰線;但它並未說明用政治解決此一事變的具體
方案和可能的發展前途;反暗示毋寧光榮的失敗。這個檔案似清楚的說明瞭當時中共力量的
侷限性。
然而中共在五卅運動中,獲得了組織上的發展,不少工人和學生相繼參加了中共和共產
主義青年團的組織。這個時候,中共開始成批的招收黨員。我曾主持過凡次工人新黨員入黨
的儀式,每次都有四十名左右的新黨員。他們多是五卅運動中的積極分子,經過短期的主義
訓練,就成為正式黨員。他們之入黨多數因對中共在五卅運動中的領導表示敬佩;本人又充
滿了民族熱情。
在事態演變之中,五升運動的另一主角商人代表虞治卿的調和政策逐漸得勢了。他是一
個有勢力的人商人;任上海總商會會長;憑藉合法的上海總商會的地位,進行調和政策,獲
得上海一般大商人的支援。五卅慘案發生時,他洽在北京,負著北京段政府某種程度的調解
使命趕回上海,施展出他在政治方面的解數。他採用兩面的手法‐一面是與工商學聯合會建
立友好關係,利用民氣,逼使外人作些輕微的讓步;一面以外人不能接受為理由,利用總商
會的地位,修改了工商學聯合會所提出之十七條要求;終於達到了他那逐步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