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探望(第1/2 頁)
王一重特別感謝米粒,但一個窮知青,也沒什麼禮物能送給米粒,他只能口頭表達一下,心裡想著,等將來自己又能力了,一定報答。就這樣,他抄了全部歷史和地理資料,訂了厚厚的兩大本。
看到王一重這麼下功夫,其他知青也不淡定了,每天早上,知青點的大院裡,書聲琅琅,晚上,一個個宿舍的燈光,也都到十二點以後才熄。
但沒有一個人像王一重那樣,熬夜抄資料,而是王一重把資料拆分了,供大家抄錄,白天,知青點院子裡的水泥桌上,圍著一圈的腦袋奮筆疾書。
小慧打算學理科,米粒拿的數學書,她從頭至尾開始看,這是一套六十年代中期的課本,比小慧學的課本要簡單,所以,小慧過得很快。
米粒見了,忍不住問:“你都會嗎?”
“會呀。”
“你不是初中畢業嗎?”
“我那時在醫院伺候媽媽,自學了高中課程,病房裡有個阿姨,是個老師,她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這不是小慧撒謊,而是原主留給她的記憶,當然,原主的功課遠遠比不上她,但基本學完了高中課程,而且,那個阿姨是教會學校畢業的,英文很好,尤其是口語。
“我原來想著上了高中可以跳級,誰知道直接就下鄉了。”
“那你能教我嗎?”米粒咬了咬嘴唇,“我數學可差了。”
“行,我給你講。”
米粒的數學的確差,小慧只好給她講最基礎的,就這樣,她還是各種茫然,好在米粒記憶力好,別的課程還不錯。
後來,小慧根據米粒記性好的特點,在書上找了些比較經典的題目讓她記住,若是碰上和這相似的,那就往上套,米粒的數學這才有了點起色。
米粒是個有心的,見小慧不看歷史和地理,就又帶了物理和化學課本給小慧,這讓小慧很是感慨,有人給了一滴水,就報你一碗或更多,有人吃了你的喝了你的,還背後各種妨害你。
王一重的數學也不行,但比米粒好得多,尤其是他的分析和推理能力很不錯,小慧覺得他學理科也沒問題。
王一重說他祖父是律師,他希望自己能繼承祖業。
每當小慧不看數學的時候,王一重就來借書,小慧徵得米粒同意,借給王一重。
王一重的個子挺高的,就是不夠挺拔,面板也黑,看著一點也不帥,甚至覺得他有些黏黏糊糊的,誰也想不到,這樣一個人,學習起來會那麼狠,真是人不可貌相。
這天,小慧發現王一重手裡,拿著一張紙,好像自己的字跡。
看到小慧盯著自己的手看,王一重的臉紅了:“哎,咳咳,這是你的,你們昨天留在桌上沒有拿走的,我看這像是課本上的題,這個題的答案。”王一重指著幾何書的一個題目道。
還真是。
米粒在一邊看見了,沒說話,回了宿舍,不一會兒,拿出了幾個作業本:“這是小慧給我講題的時候寫的,你可以翻看,就是沒有標題,你要找原題是哪個了。”
“謝謝,謝謝!”王一重滿臉感激。
再後來,小慧給米粒講題時,米粒會把題目是第幾頁第幾題寫在紙張邊上,夾在書中,然後借給王一重。
米粒就是這樣細心又善良,讓小慧以有這樣的朋友而欣喜不已。
小慧清閒的日子都沒過過久,於秘書就通知她去公社,小慧白天帶人勘察地形,晚上和米粒學習,數學過完了,接著是化學。數理化三門課程中,化學難度小,但知識點多、零碎,遺忘性最大。
日子在忙碌中飛速而過,轉眼春節就要來了,接到小慧的勘察報告和養豬場廠址選擇建議書,小慧就開始享受春假,這時,距離春節還有五天。
餘鄉的所有知青,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