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嗟我懷人逐字解釋 > 第14章 蔡嬤嬤的前半生

第14章 蔡嬤嬤的前半生(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狗腿子時空亂敘穿越古代無理造反原神:楓丹的武道人仙大齊之君上傳奇大唐鎮國公御賜監察使養子斷親後,帶著親爹妻兒逆襲了蔚藍檔案:來自地牢的負罪者樹王大人:什麼?我成豐饒藥師了穿越之我在異世界捉鬼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

蔡嬤嬤將卷耳摟在懷裡,開始回想起她的前半生。

她姓蔡,小字芸娘。十三歲之前,她生活在一個父慈母愛,平凡且幸福的家庭裡。

父親雖然只是他們鄉里的一個普通的教書先生。但因著家裡除了父親的束脩外還有幾畝良田,人口又簡單,所以生活過的也是很富足。

但那一年,天下大旱。幾個月一滴雨都不曾下過。地裡的莊稼開始枯萎,河道也越來越窄。

他們靠著以前的存糧,勉強的度過了這一年。

原以為熬過這一年,日子就會變好。沒曾想,後兩年比第一年旱的還嚴重。他們的家鄉漸漸開始鬧起了饑荒。

短短兩年內,族裡人病的病死,餓的餓死,連她爹孃也沒能倖免,最後只剩了她一個人。

她為了活著,被逼無奈的與同鄉們一同逃了出來。因著她從小就受父親的教導,所以她雖狼狽,但腰板依然挺的筆直。

那年是真的慘啊,這一路上同她一起出來的人,還未走到地方,就先死了一半。一部分是餓死的,一部分是吃觀音土脹死的,還有一部分是搶食物被打死的。

剩下的一半中,有的投奔了遠方的親戚。有的簽了賣身契把自己賣到了大戶人家做工。

還有一個同村的小姐妹,眼瞅著就到長安了,但實在是餓的受不了,便隨便找了個莊稼漢子,就這麼把自己嫁了。

等走到長安城下的時候,就只剩她和老丁幾人了。

那時長安城下擠滿了其他地方來的難民。城門一直關閉著。十一月份的長安,冷的人連骨頭縫都是涼的。

在城門下聚集了兩日後,一些城中的大戶人家,便開始在城外搭草棚子施粥。

在這些棚子中,除了皇家的施粥棚外,燕王府和左都御史田家的棚子搭的是最大的。而且除了施粥外,還請了幾個大夫給病重的人施藥救命。

她不知道以後的日子該何去何從,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像其他的人一樣,只等著施捨。

於是她和老丁商量了一下後,就圍在粥棚和醫棚外打著下手。

最開始的時候燕王府和田家的家丁還防著他們,怕偷東西。後來發現他們真的就是在幫忙。對他們的態度也和藹了很多。

大概就這麼過了七、八天。朝中給了安置難民方法。要將所有人譴回原籍,並且會在沿路的各縣郡設定施粥棚。

朝廷也會撥賑災糧,同時災區會免除兩年的賦役。

於是,大批的難民開始返鄉了。

但她卻不知道該不該回去了。

家裡人都死了。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將家裡僅有的幾畝地和房子也都賣了。

她的家沒了,

她回去又能投靠誰呢?

老丁幼時曾受過她父親幾年的教導。曾是父親的最喜愛的學生之一,雖然學識不是那麼優秀,但為人善良,老實。

事實證明,父親看人確實很準。老丁見她似乎是不想回鄉了,實在是不放心她一個姑娘家自己留在這兒。就決定陪她一起留下來,也算有個照應。

幾日後,城門口的難民都走的差不多了。門外的粥棚也開始拆除了。她和老丁手腳麻利的分別幫著王府和田家拆著棚子。

田家的嬤嬤見她手腳麻利,又識文斷字,便詢問她是否想要留下來,在府中做事。

她開心的立馬答應了下來。

她正準備詢問嬤嬤,是否也能接納老丁的同時,老丁也跑來告訴她,王府同意他進府當小廝了。

就這樣,兩個人就分開了。起初兩個人還有聯絡。

但她進府三年後,宮裡開始了選秀了。左御史家的姑娘被選中做了貴人。就這樣她隨著田姑娘進了宮,與老丁也就斷了聯絡。

目錄
備前宰相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