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減輕徭役的爭論(第2/2 頁)
宗廟為重!”
我起身上前,突然怒聲開口道:“既然社稷為重,諸公可知如今的社稷如何?”
不等眾人回話,我繼續說道:“李斯,你身為大秦左丞相,統率九卿,對大秦如今的國情民情難道沒有了解?修建阿房宮徵用20萬民夫,修建驪山陵徵用40萬民夫,長城、直道、馳道的修建徵用了各郡縣40萬民夫,更不用說還在修築的其他水利、宮室,以及為這些民夫提供錢糧的百姓。粗略算來,我大秦3200萬百姓中就有近200萬人疲於勞役!佔我大秦人口百數之六!”
“殿中諸公,你們整日待在咸陽,吃得飽、穿得暖,可是天下百姓呢?年初幾次大雪,遼東、遼西、雲中幾個北方郡縣餓死、凍死多少人,你們可知道?以現在的勞役情況,不出幾年,天下就會怨聲載道,甚至揭竿而起!到那時,白壘,你能用觀察星象讓百姓吃飽穿暖嗎?叔孫通,你能用禮制平定天下叛亂嗎?”
“先皇使天下一統、四海歸一,難道是為了享樂嗎?乃是為了天下安定!百姓住有其所、食有其糧、穿有其衣,如此才能使我大秦社稷永存,萬世永安!”
“今日我明明白白告訴諸位,不僅僅是阿房宮、驪山陵、直道,除了水利、長城、馳道之類的民生軍事工程,其餘所有不能有利於天下百姓的工程都要中斷,所有不是關乎社稷存亡的徭役都要停止徵發!”
說完這些話,我也有些心潮澎湃,百姓所需要的真的很簡單,不被餓死、不被凍死,他們的要求不過如此。
聽完我的話,殿中沉默良久。
李斯緩緩起身,眼眶略微有些發紅,開口道:“陛下英明,是臣一時糊塗,不能理解陛下良苦用心。臣自天下尚未一統便跟隨皇帝,那時皇帝便經常告誡臣,大秦一統只為天下百姓不再流離失所,飽受戰亂之痛。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是臣有所懈怠。臣願遵從皇帝遺命,謹遵陛下之意!”
馮去疾開口道:“陛下英明,大秦萬年!”
眾人齊聲道:“陛下英明,大秦萬年!”
隨後我將排查在建工程和勞役情況、制定《秦律》中對於徭役新的法令交給李斯和馮劫。
我早就料到此事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卻不得不做,陳勝、吳廣還不知道在哪裡等著揭竿而起呢!減輕勞役總歸能將起義的搖籃暫時扼殺。
然而嬴政的死卻讓那些躲在暗處的英雄或者宵小蠢蠢欲動起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