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第1/2 頁)
為了經濟活動的順暢,貨幣的統一絕對有其必要。不過,秦始皇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度量衡相同,實際的效果似乎不大。標準通貨的始皇半兩錢,除了秦王室的大本營——陝西省和四川省曾有出土外,其他的地方均未出現過,顯示其真正流通的範圍相當狹小。
車軌的統一是為了運輸上的方便,皇室的政令為求能在最短期間到達全國各地,交通網的建立自然是當務之急了。始皇27年,也就是統一後的第二年,秦始皇宣佈動工修築由鹹陽通往全國各地的大馳道。為了加強馳道上的運輸效率,以及保障來往車輛的安全,車軌的統一大小的確也有其必要。
但問題是舊的車子怎麼辦?要同時將全國的車輛統一規劃,勢必要有相當長的緩衝時期,秦國統一前後不過十五年左右,更換車軌的成效如何,實在令人懷疑。
在所有的文化統一政策中,被後世學者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文字的統一。戰國時代每一個國家的文字都有其特色,因此統一天下不久後,新任的丞相李斯便提出了文字統一的計劃。
後漢時代的許慎在其名著《說文解字》中,列有九千三百五十三個漢字,並對這些漢字的發展,作了如下的記載: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丞相李斯上奏,廢除不同型態的各國文字,並建議以秦國的文字作基礎,以設計帝國的新文字。李斯所作的《倉頡篇》、中書府令趙高的《愛歷篇》,以及太史令胡毋敬所作的《博學篇》,都是建議將史籍的大篆加以較簡略的改良,形成一種叫作『小篆』的新文字。」
也有些史籍記載,小篆是李斯發明的。只是李斯身為新帝國的宰相,要負責推動多方面的統一政策,任重而事繁,是否還有時間自己設計新文字,實在令人懷疑,因此,與其將他視為發明人,不如視之為新文字的推動者,似乎更為合理些。
其實,即使是政府所推動的小篆,真正使用的時間似乎也並不太長。同屬秦始皇時代的程邈,便已正式公開表示,他花了十年時間的努力,已將大篆和小篆改成一種更簡單的文字——隸書。
愈是簡單而傾向抽象化的文字,流行起來一定更快。因此,隸書雖不是政府大力推動的,但依現有史料來看,它在民間的流傳似乎比小篆更廣些。
除了程邈外,也有人認為隸書是一個名叫作王次仲的官員更改古書而發明的,由這些記載來看,想必當時參與文字創造設計工作者必不在少數。
不過,後來在山東臨淄縣的古墓中,卻赫然發現在齊國姜太公的六世孫——胡公的棺木上(約西周末年)有類似隸書的文字,或許隸書在秦國統一六國以前,便曾存在於東方的齊國。
將天下統一在單一政權體制後,秦王朝便決心貫徹其中央集權的理念,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及車軌,都是政策上的必然結果。不過這種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制度和習慣,絕不是靠強制的法令便可以有效推動的。因此秦始皇和他的決策官僚集團,雖然也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所完成的績效,似乎遠不如他們在軍事和政治上統一的成就。
巡幸天下,拚死維持公權力
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最引人注目的活動,便是巡幸天下了。
9歲時從邯鄲被送回鹹陽,到了39歲統一天下的三十年間,秦始皇似乎並無遠遊的習慣。但自從統一後的第三年起,步入中年、體力逐漸轉弱的始皇帝,卻反而展開了一系列巡幸天下的活動。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在他最後生涯的九年間,曾作過四次長途巡幸,最後甚至病死於途中。
第一次為始皇28年,統一後之第三年:鹹陽→峰山(山東省鄒縣)→泰山(山東省泰安縣)→黃(山東省黃縣)→腄(山東省牟平縣)→成山(山東省文登縣)→之罘(山東省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