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職工住房(第1/2 頁)
聽到楊軍不要幹部房。 廖大姐一臉震驚的看著楊軍。 好好的幹部房不住,非得要住職工房? 看著眼前這身姿挺拔、經受抖擻、面容俊朗的小夥子,不像個傻子呀? 誰會放著紅磚水泥的幹部房不要,非要去換那衚衕裡的老房子? 不過,既然是楊軍的選擇,她也不好多說什麼。 “要是換做平時,你找房管科分套幹部房,一準兒沒有,如果你自願用幹部住房換職工住房,還不是隨便你挑?” “那就這麼說定了,只是又要麻煩蔡大姐了。”楊軍一臉不好意思的說道。 “不麻煩,我這就領你去。” 半個小時不到,楊軍就帶著廠裡開的分房證明出來了,只要回去跟街道辦交接就成。 忙活了一上午,早就過了午飯的時間。 看時候差不多了,於是楊軍又死拉硬拽的請蔡大姐去街道招待所食堂吃飯。 一口氣點了四個硬菜,由於蔡大姐下午還要上班,就沒有點酒。 一頓飯,吃的兩人賓主盡歡。 從談話中得知,蔡大姐全名蔡玉芬,人事科副科長,丈夫在牛奶廠上班,家裡五個子女,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不過也還過得去。 和蔡大姐分開後,楊軍直接回家了。 他先回家把工服、勞保鞋等物品放下,然後帶著材料去了街道辦事處。 要儘快解決住房問題,他可不想在硬邦邦的地上睡地鋪。 他還要留著公狗腰有大用呢。 街道辦的工作人員很是熱情的接待他,並向他詢問了一些情況,看了看軋鋼廠開的分房證明,又打了個電話核實。 最後,交了兩毛錢,後院房門的鑰匙就到手了。 在這裡要解釋一下,職工住房是國家免費分配的,之所以交這兩毛錢,是每年都要交的房屋管理費。 鑰匙到手,下一步自然是要裝修。 前世他住的的鋼鐵水泥鑄就的高樓大廈,如今是衚衕裡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破舊四合院,從感觀上就有很大的落差。 四九城的冬天,冷的要命,特別是起夜的時候更是老大難,還得跑到院外幾十米處的公廁方便,裡面黑黢黢的,一不小心就中雷。 其實這些都好解決,無非是頭天晚上晚睡一會,睡前去一趟公廁,怎麼得也能撐到天亮。 最讓楊軍受不了的是,就是公廁問題,裡面是真的髒,那地上、牆上到處都是噴濺的不可描述之物。 蹲坑裡也不知多少天才清理一次,裡面都冒尖了,只能半蹲著解決,一不小心就能來個親密接觸。 南鑼鼓巷這邊大大小小九十多個四合院,平均每五六個個四合院共用一個公廁,特別是早上的時候,不排上半個小時甭想佔到坑位。 別看每天早上公廁邊排著一溜長長的隊伍,可真正要方便的可不止這些人。 就拿他家來說吧。 母親每天最少要早起半個小時,先去公廁那邊排隊,等輪到她時,幾個妹妹呼啦一下全都過去了。 大家對此見怪不怪,誰家不是一人排隊,全家一塊上廁所的。 楊軍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解決上廁所問題。 拿到鑰匙之後,他特意的去他家四合院後面的那條衚衕看了看,廠裡分配給他的兩間房正是四合院中的後座房,房屋後面也是一條衚衕,在大約二十米不遠處,也有一個公廁。 他想著如果改造裝修房子,可以用管道把衛生間連線到這個公廁化肥池,這樣就可以解決排汙的問題了。 但問題是,要挖二十米的管道長度,肯定需要街道辦的同意。 抬頭看了看天色,估計這會兒人家已經下班了,改天再去吧。 他在衚衕口找了幾個人打聽了一下附近會裝修的人,路人大多向他推薦了一個叫老五的人。 據說這個叫老五的人手藝還行,周圍裝修的活兒大多都出自他手,聽說口碑還不錯,唯一讓人不滿意的就是,他叫的價最少比別人多一倍。 手藝好,叫的價自然就高。 如果叫的價和別人一樣,又怎能體現他的價值。 楊軍按著路人給的地址來到一處四合院,給了一個小孩兩塊牛奶糖,領著他來到中院一戶人家。 敲了敲門。 開門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婦女,兩眼紅紅的,看著像是剛哭過。 “打擾一下,請問這裡是不是老五師傅的家?” 中年婦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