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5 頁)
流傳世間,得經文者潛心修行,大多都一正果或善終,得原文大都成仙昇天。也是機緣巧和,一日,老群手書道德經被伏羲所得。伏羲自身已**皇,當然懶得修煉,便將書稿隨手給了自己的兒子玉皇。
想這玉皇本是人皇之後,自有天地之靈氣,加以自小聰慧過人,不出三年,便將道德真經修煉地如火純青,不到五年,竟然就修煉成仙。
世上的事多有巧合,天上的事何嘗不是這樣。
玉皇昇天那天,老君正在召集眾仙講經。玉皇一看,眾仙有坐著的,有躺著的,有變為人形的,還有未**形的,整個天庭是烏七八糟。想想道德經最核心的精華是“無為而治”,老君和眾仙根本不在乎這些。
但玉皇畢竟是人皇之後,骨子裡有天生的管人的**,對此甚是反感。於是,他只說了一句就扭身而退:“如果神仙都這樣不守禮節,那還怎麼以天為範?不如回我凡間修行去”
老君一聽,心想甚是有道理,連忙起身:“玉皇,且慢走。我有意留你下來,教眾仙禮儀,你意下如何?”
“弟子玉皇參見老君。”玉皇回過頭來:“弟子願意為老君效勞,只是怕眾仙不聽指揮。”
“這有何難,我賜你真金道德經一本,可保眾仙服你教化。”
“如此一來,弟子謝過老君。”作為王子,玉皇從小已習慣了別人給東西給他,雙手接過金經,只是禮貌性地道了聲謝謝。
“你過來坐。”待玉皇坐定,老君才正式跟眾仙講:“玉皇乃是我伏羲人皇之子,肯修行我道家之真經,成仙上天。今日所言又甚對,我決定讓他來教眾仙禮儀,從今日起眾仙可得聽從指揮。”
“謹遵老君法旨。”
不知道是玉皇從小受伏羲的影響,龍生龍鳳生鳳,生下來就會當皇帝,還是天生有此才能,總之,不出三月,整個天庭治理得是有規有矩,眾仙再也不散漫隨便。特別是眾仙對玉皇這後生之輩是發自內心的佩服,越來越喜歡聽他指揮。老君看到這樣,心裡甚是高興,乾脆把天庭日常事務交給玉皇打理,自己躲到三十三外天修行去了。
也不知過了多久,突一日,老君想起好象好久沒看到眾仙了,不知玉皇管理得怎麼樣,於是來到天庭。只見眾仙正在學習三拜五叩之禮,於是上前問道:“玉皇,我天庭眾仙皆平等,要學習此三拜五叩之禮何用啊?”
“老君,弟子觀三界之內,佛有佛祖,地有人皇,只是我天庭尚少一天皇。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我想天庭日後要在三界之內更有威望,理應選一天皇,帶領眾仙有所作為。”玉皇非常低卑地說:“我與眾仙商量,待眾仙學會三拜五叩之禮,就去三十三外天工恭請您老人家登基做天皇。”
“天皇,這個事情我沒想好。”老君覺得很突然:“容我慢慢想來。你說我要是真的當了天皇,那跟我一起修行的那些兄弟,見了我不是全部都得三拜五叩,這個我一下子接受不了。”
“老君,這可是眾仙的想法。”天皇回過頭來,對著眾仙說:“今日就是好日子,不如我們就恭請老君登基做天皇。”說完,帶頭跪拜。
只見眾仙齊齊跪下,大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事已至此,老君已是沒有後路可退,只好坐下,接受眾仙的叩拜。
天庭終於走上了正規。根據玉皇的建議,按照人間的那套,老君一一賜封了眾神,這個封為將軍,那個封為文臣,特別把玉皇封為“二皇”,取意第二天皇的意思。並將天庭取名為“靈宵寶殿”,喻意超越靈山的意思。
雖說是當了天皇,但天庭的大小事務老君還是不太熟練,幸好天皇從中周旋,幾年下來倒是平安無事。
沒有差別,大家在一起就沒有什麼矛盾,現在有了差別了,同樣的夥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