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活節奏(第3/4 頁)
想去做點什麼吧,卻發現,她與那些幫忙的早已經打理好了一切。
唯有到大家休息的地方,看看誰睡覺不老實,才是他能做的。
而在二樓休息室門口,正好能看到對面李星語單手撐頭睡著的樣子與暗淡的西方大日。
就這麼一直坐等,等到正四時區,等到小傢伙們都睡醒。
關心無從下手,讓他心裡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小傢伙們起來後,他便安排起當天第二頓飯,飯菜都在保溫箱裡,李星語在他出去時就做好了,只需要端出來。
李星語給小傢伙們安排的飲食,哪些是誰吃的他也清楚,所以,這事上沒再讓李星語操心。
大陸終日的環境,平時沒有夜晚,哪怕是最暗的三時區,也和一時區的陰天差不多。
街道上,廣場上無論什麼時候都有人在走動。
有人走動,就意味著隨時都有人會來收容所。
不過相處多年,街坊鄰居都知道小傢伙與李星語他們的作息。
不會有人來刻意打擾。
也有例外。
偶爾有來自遠處的陌生人,想來幫忙,卻不知道他們生活節奏的。
便會冒昧打擾到他們。
今天還好,沒有人打擾。
吃完飯,便是小傢伙們勞作的時候了。
起初剛到軒南村收容所的時候,工會補助並不足夠整個收容所的開銷。
即便夠,也不會使趙奕他們生活的這麼滋潤。
不過工會補助佔了大頭是無疑的。
另外一部分開銷完全來自李星語和莊志翔的工資了。
身為支教,其實工資也不高,而且,工資也是從工會拿的。
在這待久了九年,莊志翔和李星語壓根沒存到什麼錢,工資全花在這十六個小傢伙身上了。
當時買米麵糧油錢不夠,莊志翔常常掏出了自己以前冒險時賺到的錢去墊付。
於是越墊越多。
李星語得知以後便不讓他在自己掏腰包了。
莊志翔卻不同意,說吃喝不能少小傢伙們的。
李星語依舊不讓,說她會想辦法。
果然,沒多久她就聯絡到了附近幾個剪紙貼商標的廠商,向他們要了點不怎麼重要的訂單。
作為收容所每天勞作的目標,讓趙奕這些小傢伙貼貼簡單的商標,剪剪紙什麼的。
起先那些廠商還不同意,這不僱傭童工麼。
正常的孩子也就算了,他們心裡還好受一些。
收容所的孩子可是各個有缺陷,體質弱,不怎麼能勞作的。
聽李星語解釋,這既是教育小傢伙們以勞動換取報酬的理念,又是為了補貼收容所。
最重要的是,她向工會要到了這個申請同意書,把這些單位視為為合作者。
聽到有工會的同意書,這些廠商才同意下來。
後來發現,這個合作還不錯。
既為這些單位省了一兩個人工問題,又解決了收容所開銷不足。
勞作不多,十六個小傢伙最多的時候也就幹兩三個成年人的活。
其中有大半還是李星語和莊志翔完成的。
趙奕他們純粹覺得好玩。
唯有現在年齡稍微大一點了大姐盧巧生,二哥李長生,三姐吶陽,四哥成南才懂得其中道理。
每次勞作時也比這些弟弟妹妹們認真的多。
李星語的這個點子當時還被工會重視,發了一筆額外的補助金。
其理念也由此轉達其他村鎮收容所。
而那些合作的廠商老闆也美滋滋的。
因為有時候忙了,那些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