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清朝十二大鐵帽子王傳承概覽(第4/4 頁)
。
他全力輔佐雍正治理國家,曾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辦理西北兩路軍機等,為雍正朝的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雍正八年(1730 年)去世,乾隆年間,定怡親王爵世襲罔替。怡親王世爵共傳 8 世,9 王。
奕欣為道光第六子,咸豐皇帝即位後即封其為恭親王。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得到了奕欣的大力支援配合,兩宮垂簾聽政任命他為議政王,後賜其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同治七年(1868 年)以後遭忌不再參與朝政。光緒二十四年(1898 年)奕欣病逝。恭親王世爵共傳 3 世,2 王。
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咸豐年被封為醇郡王,其福晉是慈禧胞妹葉赫那拉氏。
同治十一年(1872 年)晉封為醇親王。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葉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1890 年)奕譞過世,其子載灃襲爵。
奕匡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孫。光緒十年(1884 年)被封慶郡王,慈禧 60 大壽時封為親王,慈禧死後載灃掌政,為緩和親貴之爭賜其王爵世襲。 1918 年病死,其王爵只有一代。
清朝十二位鐵帽子王在清朝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等分別在不同時期為清朝的政治穩定、開疆拓土做出巨大貢獻。他們的傳承雖複雜多變,但並非全是皇太極一脈。鐵帽子王們的爵位世襲罔替,在清朝政治體系中地位尊崇,對國家的發展影響深遠。
與明朝朱元璋分封諸子不同,朱元璋將 26 個兒子分封各地,雖有治理當地之意,但在歷史程序中並未發揮如清朝鐵帽子王這般顯著的作用。清朝鐵帽子王制度在權力制衡、爵位傳承等方面更為成熟,既保證了家族的地位與榮耀,又在一定程度上服務於國家的整體利益,體現了清朝政治制度的進步性。
:()歷史追光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