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歷史說書館 > 第44章 漢武盛世——經學與託孤

第44章 漢武盛世——經學與託孤(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三國黃巾小兵三國:開局典韋護身,我無敵了我願用千萬次死亡換你的明天火影:開局真新人之人形寶可夢和別人不一樣的穿越趙匡胤,你說你老婆是我媽?陛下,饒了貂蟬吧,你陽氣太重了霸總魂穿高中生玄黃破北宋,開局娶走蘇家八娘穿越後得人族氣運:重新封神人在奧特:從海帕傑頓幼蟲開始星鐵:性轉龍尊的前世今生正德,胡鬧出了大帝之姿柯南:小蘭別回頭,我是洗衣機雲瀾亂世志開局獲得捷拉奧拉開局朱高煦圍城,忽悠他當皇帝綜影視:忘川念憶三國曹髦滅晉興魏

在漢代的歷史長河中,兩漢經學猶如一座巍峨的思想大廈,奠定了那個時代的文化基石。

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的主張,得到漢武帝的大力支援,自此,儒家經學成為官方正統思想。

董仲舒、公孫弘和夏侯始昌均是漢武帝時期兩漢經學較有代表性的人物。

董仲舒倡導“罷黜百家,尊崇儒術”,深入鑽研儒家經典,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理論依據。

公孫弘早年曆經坎坷,中年研習儒經。因賢良文學被徵召,善於迎合漢武帝心意。雖生活節儉卻被指虛偽。官至丞相,主張以儒術治理國家,對儒學傳播有所貢獻。

夏侯始昌精通《五經》,尤擅《齊詩》和《尚書》,其學說在當時也具有一定影響力。

三人在不同方面為漢武帝時期的兩漢經學發展和傳播發揮了作用。正是由於他們的努力和影響,使得經學在當時的社會中佔據了重要地位。為了進一步推廣和傳承經學,漢武帝做出了重大決策。

設立太學,將經學教育納入官方體系。太學以儒家經典為主要教材,培養了大批精通經學的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後,有的入朝為官,將經學思想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有的則回到地方,傳播經學知識,使經學在社會各個層面廣泛傳播。

同時,漢武帝還下令設立五經博士,專門負責研究和傳授儒家經典。五經博士對經典進行深入解讀和闡釋,形成了不同的經學流派。

今文經學注重透過對經典的微言大義進行發揮,為現實政治服務。例如,他們強調《春秋公羊傳》中的“大一統”思想,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提供了理論依據。

古文經學則更側重於對經典的文字訓詁和歷史考證。他們努力恢復經典的原始面貌,力求準確理解聖人的本意。

經學的興起對漢代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政治上,官員選拔以經學為標準,“經明行修”成為入仕的重要條件,促使讀書人潛心研究經學,為國家效力。

在文化上,經學成為主流文化,詩詞歌賦、史書編撰等都深受經學思想的影響。在社會生活中,經學倡導的倫理道德規範深入人心,人們遵循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追求“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

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在經典的解釋、學術方法等方面存在分歧,時常引發爭論。但這種爭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經學的發展和完善。

讀書主要透過官學和私學。官學中以太學最為重要,能進入太學的多為貴族子弟或地方推薦的優秀學子。

私學則由一些大儒開辦,招收學生。孩子們學習的內容以儒家經典為主,如《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透過這樣的教育體系,儒家思想得以廣泛傳播。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構建了新的中央架構。在中樞設立內朝,以削弱丞相權力,加強皇權。內朝官員多為皇帝親信,能直接參與決策,使得皇權更加集中。

在人才選拔方面,當時沒有科舉制度,主要透過察舉制來發現和選拔人才。察舉制包括孝廉、茂才等科目。地方官員負責考察並推薦品德高尚、有才能的人給朝廷。此外,皇帝也會留意身邊有才能的人,如大臣推薦或因某些事件而發現的人才。

文化教育和人才選拔制度不斷改善。比如太學的規模逐漸擴大,招生範圍有所增加。察舉制的標準和科目也在不斷調整和完善,以選拔出更符合國家需要的人才。

正是在兩漢經學的深厚滋養下,大漢王朝的文化根基得以穩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武帝也步入了生命的尾聲。

他開始為身後之事擔憂,思考著繼承人的選擇和託孤大臣的安排,希望能為大漢的未來延續輝煌。

目錄
錚鋒穿成瘋批女配後,女帝爆紅娛樂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