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包青天的餘輝,王安石的變革潮(第2/4 頁)
衛。
從此,無論包拯是在縣衙中埋頭處理公案,還是外出探訪民情,展昭總是如影隨形。
有一回,包拯為了一樁涉及權貴的貪汙大案,深入虎穴收集證據。那權貴知曉包拯的行動後,
派出眾多殺手暗中埋伏。當包拯踏入陷阱的那一刻,展昭彷彿從天而降,劍花飛舞,將那些殺手紛紛擊退。他以一己之力,為包拯開闢出一條安全的道路,讓包拯得以繼續追尋真相。
展昭深知,保護包拯就等於守護百姓的希望。他們不只是主從,更是志同道合的戰友。每遇危險,彼此挺身而出;每陷困境,相互支援信任。心有靈犀。無需多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便能會意。
曾有深夜,包拯探訪險地,展昭緊跟守護。展昭受傷,包拯關切包紮。他們超越生死名利,只為百姓福祉和世間公正,其主僕關係成為千古佳話。
在展昭的守護下,包拯能夠心無旁騖地為百姓主持公道,將無數的冤案一一昭雪。而展昭與包拯的名字,也成為了正義與勇氣的象徵,在百姓心中永遠流傳。
初到端州,包拯便聽聞了前任知府杜文軒為討好京城權貴,大肆搜刮端硯的惡行。這杜文軒,本是個利慾薰心之徒,靠著巴結權貴,在端州作威作福。
包拯決心要揭開這背後的黑幕。他帶著親信展昭,微服私訪,深入市井。只見百姓們個個愁眉苦臉,談起端硯之事,皆是敢怒不敢言。
包拯深知此事牽連甚廣,必有眾多勢力暗中勾結。他一邊小心行事,一邊暗中查訪。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包拯和展昭悄悄潛入了端硯工坊。工坊內,燈火昏暗,工人們疲憊不堪地勞作著。
包拯發現,原本朝廷規定的端硯生產數量,被杜文軒私自加倍,而多出來的端硯都被秘密運往京城,送給了那些貪婪的權貴。
為了獲取證據,包拯和展昭在工坊附近日夜蹲守。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他們發現了杜文軒的心腹李二正帶著一隊人馬,偷偷搬運著一批端硯。
包拯和展昭果斷出手,將李二等人一舉擒獲。然而,這只是冰山一角。
經過數月的明察暗訪,包拯終於掌握了杜文軒貪汙腐敗的全部證據。但杜文軒在端州經營多年,關係網盤根錯節,他得知包拯在調查他,便四處活動,試圖阻撓包拯。
包拯毫不畏懼,在展昭及一眾正義之士的協助下,與杜文軒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較量。
最終,包拯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過人的智慧,將杜文軒繩之以法,徹底整頓了端硯的生產和進貢,還端州百姓一片清明。
從此,包拯在端州的事蹟傳遍天下,成為了百姓口中的清官典範。
包拯調任開封府 1056 年,當時他 57 歲。在開封府任上,包拯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開封乃北宋都城,權貴雲集,案件錯綜複雜。包拯深知自己肩負的重任,他改革訴訟制度,允許百姓直接到公堂申訴冤情,極大地減少了冤假錯案的發生。
在“雙釘案”中,一位富商的妻子離奇死亡,現場看似毫無破綻。包拯透過對屍體的仔細檢驗,發現了死者頭上的細微傷口,推斷出兇手是用特殊的鐵釘殺人。
經過對富商周邊人員的逐一排查,最終鎖定了兇手——富商的情人。原來,二人合謀殺害了富商的妻子,企圖霸佔家產。包拯憑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嚴謹的推理,將這起精心策劃的謀殺案破獲。
包拯辦理“割牛舌案”時,有人不解地問:“大人,您為何讓農戶宰殺耕牛?”包拯微微一笑:“此乃引蛇出洞之計。”
包拯身邊的展昭、公孫策等人,是他斷案過程中的得力助手。展昭曾對包拯說:“大人一心為民,展昭願終生追隨,護大人周全。”公孫策也常與包拯探討案情,為其出謀劃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