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5 頁)
“就是啊,別忘了工廠的地還是咱們支援你的呢。”
“小正,這事搞定了,你們吳家是不是該大擺酒席,唱上三天三夜人戲啊!”
……
這也是一種討賀喜。
在鄉下,誰家有什麼大喜事的話,比如做壽、婚嫁、添丁等,都會大擺宴席宴請全村人或親朋好友,條件好的還會放電影什麼的,而唱人戲則會更受歡迎,那是大富之家才請得起的事。
所謂唱人戲,就是湘省的花鼓戲,年紀大一點的人都喜歡這個,每次唱起來基本上是人山人海的,特別熱鬧。
至於年輕人,更喜歡的當然是電影,露天的那種。
對於吳小正來說,他都玩這麼大了,自然不會捨不得這點小錢。
於是他很豪邁地說道:“你們別起哄了,等工廠的執照申請下來,我大擺幾十圍,到時大家都來,然後唱上三天三夜的人戲,電影也連放三晚。”
大家立馬就沸騰了起來。
在這個年代,能看上三天三夜的人戲,簡直比過年還要熱鬧,比如說今年過年就沒人戲看。
“小正,必須請寧鄉的花鼓劇團來唱啊。”有人立即又提出了要求。
唱花鼓戲的劇團,是分為正式班子和草臺班子的。
花鼓戲向來就是湘省獨有的劇種,在湘省深入人心,甚至名聞全國。而在這個年代,很多縣城都有掛靠在縣文化局下面的花鼓劇團,其中寧鄉的花鼓劇團最為正宗。
而所謂的草臺班子,是民間的花鼓戲愛好者自發組織起來的劇團,唱功、颱風、動作自然是沒法與正式班子相比的。
但對鄉下來說,草臺班子遠比寧鄉班子要便宜,因此大家是很少有機會看到正規的寧鄉班子的。
這算是對吳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這個要求吳小正也是一口就答應了。
對國人來說,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光宗耀祖類似這樣的心態,自古以來人皆有之,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吳小正也不能免俗。
就算是在前世,當他發跡後返鄉時,就算吳長禾已經不在了,他也還是弄了類似的場面,而且規模弄得更大。他之所以要花這個錢,一方面是為了讓鄉親們高興,另一方面也是想告訴大家,吳家沒有沉淪,又興旺發達了。
在這一世,吳小正還是免不了這個心態。
說白了,吳小正也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
吳長禾也一樣。
就算現在吳小正玩這麼大,其實家裡已經負債累累,但他還是沒有出言反對,反而是喜滋滋地接受了,因為他也是一個很要面子的人。
別說吳長禾,連很捨不得花錢的吳奶奶都沒有反對。
吳家確實需要一場大宴來沖洗過去的晦氣了。
很自然,大家鬧得更加歡騰了,有人甚至計劃起什麼時候去請花鼓劇團的事來。
又鬧騰了半天,大家才把注意力迴歸到招工的事情上面來。
吳小正說道:“這下你們該放心了吧,小學這麼大的地方我都租下來了,這裡可不是三五個人能折騰得下來的。所以你們放心,一個月之內,我保證在場的家家戶戶都能有人進來做事。”
大家確實放心了。
然後一個弱弱的聲音冒了出來:“那我家沒人符合你現在的招工條件怎麼辦?”
第93章 文癲子
所有人立刻都安靜了下來,目光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
吳小正對這個中年人是有印象的,他叫劉建國,跟劉建民、劉建剛應該是堂兄弟之類的。
在四組的所有這些人裡面,吳小正印象最好的就是這個劉建國,因為在前一天晚上的洽談中,唯一沒有出言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