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3/4 頁)
堅決抗日的。共產黨號召全國民眾,不問政治見解,宗教信仰,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倡議全國一切力量停止內戰,共同抗日,這正是我們東北軍將士的迫切願望。我高福源認為,我東北軍和紅軍聯合才是東北軍的唯一出路,才能有打回老家去的希望。我的話說完了,請副總司令槍斃我吧!說完,緊閉雙眼,跪著一動不動。張學良走近高福源道:“呵呵,好小子,真有你的,起來吧!高福源一聽急忙叩了一個頭說道:“謝副總司令不殺之恩。”然後站起。張學良拍著高福源的肩膀說道:“你說得很好,你趕快回去告訴紅軍領導人,請紅軍派正式代表,當面商談。”是!高福源敬禮後,回陝北而去。
一九三六年二月二十五日,*中央聯絡局局長李克農一行數人在高福源引導下赴洛川與張學良的代表王以哲商談,達成了兩軍互不侵犯協議。三月四日與張學良會談,雙方在抗日工作的大前提下,很多問題取得了一致意見。會談接近結束時,張學良道:“請李局長回去報告*中央,就說張學良想請毛澤東和周恩來再進行一次會談。
一九三六年四月六日,毛澤東和彭德懷致電王以哲和張學良。電報內容如下:
甲:敝方代表周恩來偕李克農於八日赴膚施,與張先生會商救國大計,定七日由瓦窯堡起程。八日下午六時前到達膚施城東二十里處,以待張先生派人至川口引匯入城;關於入城後的安全請張先生妥為佈置。
乙:雙方會商之問題,敝方認為:
一、停止一切內戰,全國軍隊不分紅白,一致抗日救國問題;
二、全國紅軍集中河北抵禦日帝邁進問題;
三、組織國防政府,抗日聯軍具體步驟,及其政治問題;
四、聯合蘇聯及先派代表赴莫斯科問題;
五、貴我雙方訂立互不侵犯及經濟通商初步協定問題;
丙:張先生有何提議,祈預告為盼。
(一百八十五)
四月九日,周恩來偕同李克農及隨行人等在張學良安排的人員引導下來到膚施。同日,張學良親自駕飛機偕同王以哲、劉鼎等爭進入膚施,會議安排在清涼山下的天主教堂內。參加會議的共五個人:周恩來,張學良,王以哲,李克農,劉鼎。當五人步入教堂時,張學良對隨行參謀應德田道:“加強警戒,以教堂為中心,十五里以內不準有可疑人物入內。應德田走後,張學良又對身旁的警衛營長孫銘久說道:“你再佈置一道崗哨,並派出巡邏隊以教堂為中心,五里以內不得讓任何人進入。無論是日本特務,還是中統,軍統只要闖入,一律格殺勿論。”“是!”孫銘久答後迅速走去。周恩來,張學良等五人來到談判桌前坐下,張學良對周恩來說道:“會談正式開始之前,作為你我是同門弟子我要向學兄請教一個問題。周恩來疑惑地問道:“怎麼你我成了同門弟子了?”“是這樣的,你不是在南開大學讀過書嗎?”“是的。”“我主政東北後,慕張伯岺校長的為人和才華,曾聘請張校長為天津市長,但遭其拒絕,後來因為我有吸毒的嗜好,身體很差,住進北京協和醫院治療。南開大學校長張伯岺因我是東北大學校長,算是同仁,去醫院看我,見我精神萎靡,瘦骨嶙峋,教誨我一定要戒除毒癮。那次張校長教誨我時還提到了你,說起你那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名言,從那一天起,我就以你為榜樣了。你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要為驅逐日寇,恢復失地而戒毒。熱河淪陷,我引咎辭職出國考察時戒除了毒癮,才有現在這樣強健的體魄。中國不是有“一字師,一日師的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嗎?學人一字,尚且以師待之,受教一日,待師如父。我受張校長之教誨,戒除毒癮,受益匪淺。教誨之恩,銘記於心,因此從那時起就將張校長奉之為師了。”“喔,原來是這樣。你說要問我什麼問題,說出來,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