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5 頁)
,唯有對方的性格仍然是老樣子。認識一個人不容易,瞭解一個人更不容易,王嘉駒對董作為的瞭解又深刻地進了一步。他認為董作為誠實可靠,可以委以重任。
王嘉駒回省城不久,董作為當上了縣委書記,三年後升任南集地委副書記,再三年升任南集地委書記。
他這幾年的經歷印證了一句古話——十年不鳴,一鳴驚人。
當上地委書記後,董作為的眼界豁然開朗起來,昔日土包子形象蕩然無存,唯有改不了的鄉音在提示旁人——他是從基層幹起來的幹部。
在王嘉駒眼裡,董作為再怎麼變也是昔日那個誠實可愛的董作為。
隨著年齡的增大,王嘉駒越來越留戀友情。當了十幾年省委書記,年年高朋滿座;離開書記崗位方曉人情冷暖。這是一個很世俗的社會,有利就來圖,無利就避讓,只有董作為還是老樣子。
董作為把剛才見到書記、省長的情況向老書記作了彙報,並把社會上的傳言和自己的憂慮和盤托出。
工作上的事王嘉駒不願多講,特別是有關人事變動方面的事更不願多講,原因很簡單:一是他知道的情況不多,幹部問題、人事問題都是省委職權範圍內的事,他們人大隻管省政府各個廳廳長的任命,並且這些廳長的名字也是由省委定下來後交人大透過,人大隻是履行一下法律手續,一般情況都能透過,只有少數個別人落選;二是黨的紀律不允許,黨內沒有公開的事他不能透露,違反原則的事他不幹,他明知道鄧中康想動董作為,但他是不能說出口,聽董作為剛才的口氣,似乎鄧中康改變主意了,他不知道鄧中康肚裡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是鄧中康親口告訴他要調董作為到*部的,現在突然改變了主意,難道是鄧中康聽了他的話?
無事不登三寶殿(3)
老書記的猜測完全準確。
鄧中康的確是聽了他的意見才決定暫時不動董作為的。鄧中康認為,王嘉駒的話很有道理,農貿市場倒塌,董作為的兒子壟斷建築市場,在這些問題上董作為有多少責任?在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動人不妥,不說董作為本人不服,常委其他同志也可能有想法。只有證據確鑿、事實清楚,才有說服力。
鄧中康與江山仁商量後,決定先派檢查組,等問題搞清楚後再作決定……
“有些事你要靠自己把握,我老了,也幫不上你的忙。”王嘉駒指著座位請對方坐下,“你兒子搞建築不要太霸道了,讓出一部分市場給其他人,可以分散大家的目光。”
董作為連連稱是,他更想向老書記解釋他兒子並沒有壟斷建築市場。
王嘉駒卻把話題岔開:“走,最近搞了一盆赤楠樹樁,去看看?”
搞盆景是他們共同的愛好。
王嘉駒的前後院都有一個大草坪,四周擺滿盆景。這既是老書記的鍛鍊場地,也是他的藝術長廊。
兩人來到赤楠盆景旁。
“好!”董作為掃了一眼就叫好。不是恭維話,這麼大的赤楠樹蔸他還是第一次見過。雖說南集盛產赤楠,可是能見到這麼大的赤楠還是第一次。
談起盆景,兩人可謂是棋逢對手。
不過董作為今日還有事,不想多談,得找一個合適話題退出談話……
恰好司機小丁拿著電話過來:“董書記,潘大姐找您。”
當著老書記的面董作為不便接電話,他讓小丁告訴對方馬上就到。
王嘉駒談興正濃,不想董作為離開,便問:“誰的電話?”
這下可把董作為問住了。稍停片刻他說:“一個朋友……有公事找我。”
這個潘大姐名叫潘露霞,是董作為當縣委書記時的一名機要員。前幾年下海到省城做生意,發了一點小財,現在與人合夥搞房地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