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勸分不勸和(第3/3 頁)
她在漸漸長成之後,與韓家合作開了一家食肆,叫做珍饈閣,因為有著韓家的名頭,得了許多世家前來品嚐,還有一些文人墨客爭相寫詩。
王家漸漸富了起來,王二郎夫妻再不用過從前那種苦日子,然而這對共患難的夫妻卻在發達之後起了矛盾。
起因是他們一直沒有生出個兒子,王二郎原本看著二丫的面子沒有輕舉妄動,現在年紀漸長卻實在是等不及了,提出要納一個小妾。
這讓王秦氏內心痛苦不已,一是因沒生出兒子自責,二是她內心並不想給王二郎納妾。那些苦日子都過得好端端的,如今富貴了,反而要與人共事一夫。
上一回卡在這裡,有收到了許多讀者嗷嗷叫的催更來信。
許乘月現在要寫的就是接下來的一段情節——王蘭慧在聽聞此事後,鼓勵王秦氏進行和離。
她其實寫的時候頗有些遲疑,因為她知道這段劇情放出來之後,讀者會一改先前一致好評的態度,各種五花八門的評論、爭議會重新上演。
可是一個創作者不能因此止步不前,尤其是這是她塑造的王蘭蕙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
她在最初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就有些猶豫,是把王蘭蕙描寫成一個從開始就具有抗爭性,與王家人鬥智鬥勇的女性角色。
還是一個有些懵懂單純的小姑娘,其實很聰明一點就透,只是將所有的痛苦都壓抑於自己內心深處,透過外界環境的變化以及所學知識,促進人物自身的成長而一點點發掘出來。
後來她選擇了後者,因為那時二丫年幼,明知道處境卻無能為力,會帶給人一種深深的絕望窒息感。
而如今的二丫不同,她保持著內心的純善,在知道這個世界的殘酷之後,也樂觀地努力生活下去,沒有停下自己追尋理想世界的腳步。
在此期間的自我思考與自我探索,她從來沒有放棄過,她並不是與世界和解,而是與世界成了兩條相互交錯的並行線,互相試探著。
所以鼓勵母親與父親和離,是她走出的非常關鍵的一步。
至於將會迎來的差評和爭議,那就讓他們來吧。
.
王小花過了一段好日子。
每天飯都能吃得好好的,家人對她動不動就誇,不像以前那樣動輒被罵,幹活要是幹得不好,手上的動作慢了還會惹來埋怨。
更讓她開心的是還有家人們的關愛,生病了衣服髒了他們都會關心,這在以前是隻屬於王狗蛋的。
生活逐漸變好的她性格越發開朗,見了人也不像以前那樣畏畏縮縮,大大方方地問候叔伯嬸子。
做事也不像以前一樣——總怕出錯惹來阿婆的怒吼,於是手上的動作愈發地麻利,因此更惹來家人的誇獎,形成了一個正向迴圈。
王狗蛋之前對她的態度彷彿奴婢一樣隨意,動不動就搶她的東西。
要不說沒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長,那都是家長的態度引起的。
如今王狗蛋相當會看大人的臉色,大人們看重的人,他也不敢輕視,他如今每天給王小花端茶倒水,阿姊長,阿姊短,屁顛屁顛跟在她身後。
對於這一切的改變,王阿婆越發滿意。
瞧瞧,她的英明決策給他們家帶來了多麼大的改變。對於引發改變的源頭的那個故事,不由越發信服。
於是將另一件事提上了日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