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不落忍,不敢再聽。抬頭,書,醒目耀眼。目光,一旦望去就難收回,捧本書細讀到深夜,直至眼睛酸澀,手腕脹痛才肯放下,再瞧時間,已是凌晨一、二點鐘。
書,原本是用來陶冶情趣的,看到動情處,書在心中,人在書中,痴迷沉醉其中。大概,每每熬至深夜不肯睡,整個人早已融進書中,或清麗,或婉約,或哀傷,或從容,字字句句皆是心動,是自己的影子。那時,世間所有的喧囂、險惡都在身外。或許,活在書中的自己,是快樂的,至少無塵無憂,與佛接近。
說到佛,想起了好心情網站一位小姑娘來,她也是位編輯,和佛極有緣。記得她最後一次在編輯群裡說離開時,嘴裡直念“阿彌陀佛”。那孩子,心氣兒極高,敏感又脆弱,又好寫文。想來,是讀過不少書的。恰好,在後臺看到她的文,安慰幾句,又覺無奈,力不從心。其實,很想告訴她,佛經禪理,只是告訴人們要放下心中的貪念,平靜的生活。書,讀多了,總會留下痕跡的,無形中那些痕跡滲透漫漫人生。這些道理,她何嘗不知呢?想想,一笑,作罷。
再到好心情,看到她,不知該說什麼好,心裡惋惜,小小年紀,竟皈依佛門,念起佛來,不知該埋怨佛還是責怪書,或許不關佛與書的事。定是自己書讀多了,不是痴便是呆,暗暗責怪自己。
時光飛逝,歲月如煙。當我忽略時光,虛度光陰的時候,書,也在角落安靜的等待。曾經以為手中握著大把大把的光陰,可以虛度,任意揮霍,哪會安心的把青春年少交給虛無縹緲的書香,縱裡面藏著絢麗多姿的夢,也無濟於事,不屑一顧。
滄桑的歲月,將水墨紙張一頁頁的渲染,還原最初的模樣。許多年後,那些淡墨書痕,彷彿還有年少時走過的痕跡。曾經的微笑與淚水,歡樂和憂傷,點點滴滴都在書中,連心裡那丁點兒的秘密,都逃不過書的眼睛,在時光深處暗自打量。
一度迷戀的佛書,現在看來,竟這樣無奈,嘲笑自己的淺薄無知。一如那個時代迷戀金庸、古龍、瓊瑤的小說一樣,懸幻、精彩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的情感,細緻入微的內心世界,書裡書外賺足了眼淚。因了喜歡一個人的文字,喜歡文字裡的人和事,不知不覺把自己放逐其中。
只是,青春年少猶可,還有大把大把的光陰可以揮霍浪費,而如今,時光一去不回頭。再去翻動那些舊書,則沒有當初的心跳,眼睛也枯澀無淚,辛酸的感覺蕩然無存。恍然,我看到時光的微痕,透過微弱的光線,將滄桑印滿整個扉頁。
這時,清風拂過,淡淡的墨香吹落心頭,忘卻凡塵俗事,回到最初的質樸裡,與書為伴。然,身處紅塵,輾轉流離多年,身心俱疲,當初單純的欣賞與快樂,風在林梢,鳥在樹上,行走在雲端的感覺已經遠去,只留過去的詩句與現在的心情在書中重疊。
微微抬首,看一眼書架上的書籍,才覺自己真的很淺薄。原先的修禪唸佛,意念集中,神情淡然,卻沒發現自己的無知。一旦清醒著回到現實,便覺羞愧,連曾經留下的文字,也羞紅了臉,不敢抬頭。
半盞清風過簾攏,閒翻舊書憶黃昏。那一日,獨佇窗前,透過玻璃,看陰沉的天。不遠處的木椅上,一對小戀人,親密的翻看一本書,不時的說著什麼,親密的樣子很可人。倏地,想起《紅樓夢》中寶黛共讀西廂來,此情此景彷彿走進書中,又似一卷書,散發著清香,完美生動,和諧詩意,另人目眩神迷,不覺輕輕嘆息。一如書頁裡動人的章節,乍一看,沒什麼動人之處,細細的品過之後,分明還有許多心動在裡面。
集市上,每年都有一些處理的書籍,大都是八成新,單冊的幾元,成套的過百元。與其說是處理,不如說降價更適合些。書商們多不是本地人,只是偶爾外出來賣。簡單的搭個棚子,條件稍好的,會租用不大的空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