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第1/2 頁)
聽她這麼一說,杜思遠終於意識到他們的處境:「我錯了,我這就回去加班加點地練。你別太有壓力,相信自己。」
沈嬌寧點頭。
繁花杯提前,對大家的影響都很大。
各個地方派來參加學習班的,都是團裡最優秀的舞蹈演員,只要團裡有編舞劇的,他們即便不是主演,也擔任了重要角色,當下更加抓緊時間訓練。
繁花杯是第一個國家級的文藝獎項,大家都異常重視。
……
終於到了學習班結業這天。
沈嬌寧如願拿到了學習標兵,不僅如此,她還作為優秀學員代表在結業儀式上發表了講話。
她特別慷慨激昂地鼓勵了在場八百五十餘名舞者:「這一個月,我看到大家的青春和熱血,看到了大家對舞蹈發自內心的熱愛……我們還是舞蹈界的後輩,但舞蹈的未來,可以由我們去創造!」
臺下掌聲如雷。
北方部隊文工團的領導們也坐在臺下,他們不由感慨,本來要進他們團的應該是沈嬌寧,結果她沒來,反而是沈依依來了,這兩個人從舞蹈天賦,到思想高度,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一個把目光放在了大事業上,短短一個月,就受到了全體學員發自內心的尊敬,一個卻還在搞小動作,散播流言,給團裡蒙羞。
他們不由得羨慕起南方部隊文工團,有這樣的人才在,何愁出不了好作品?
結業儀式結束後,大家可以從部隊文工團離開了。
不過他們沒急著立刻走,有幾個人趁著最後一點時間,問沈嬌寧:「你們今年一定也會參加繁花杯吧?」
「嗯,參加。」
「我們團裡也參加,到時候希望你能過來看。」
「好,只要時間允許,大家的舞劇我都會去看的。」
他們又拉著沈嬌寧說了些話,最後才依依不捨地散了。
學習班已經結束,沈嬌寧和杜思遠便從文工團的宿舍搬出來,去招待所住。
杜思遠這回也拿到了學習標兵:「沈同志,我特別好奇,你這天天被人這麼追捧,到底是個什麼滋味兒啊?心裡一定特開心吧?」
「開心肯定有,還有一些成就感吧。」沈嬌寧說,「不過有句話,叫『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現在就覺得自己頭上挺沉的。」
他們只在招待所呆了一天,團裡的人就到了。
許英和元大山一到招待所,都沒來得及歇口氣,立刻匆匆忙忙地走了,季玉蘭告訴她:「咱們那個小舞臺沒法搬過來,他們急著去跟這邊劇院的人商量,咱們得抓緊時間重新搭個臺。」
沈嬌寧直敲自己腦袋:「我在學習班都學傻了,居然忘了這回事。咱們那臺要是放臺上,其他團的人怎麼演舞劇啊?」
季玉蘭知道她和杜思遠還不知道比賽形式,跟他們細細說了:「戲劇類和小作品類比賽形式不一樣,咱們舞劇屬於戲劇類,最先開始評比的就是我們舞劇。」
「這次每個大型舞劇都在不同的劇院上演,每個舞劇連演三天,下午晚上各一場,專業評委和群眾評委自己選擇去哪裡看,並且打分。最後按綜合分數評各類獎項。」
沈嬌寧想了想:「總共六場,萬一參加評選的舞劇不止六部,評委豈不是註定沒有辦法看到全部舞劇?京市那麼大,劇院也不集中,他們肯定來不及一部看半場,再趕去看下一部舞劇。」
「對,確實有你說的這個問題,不過還好,有的劇院大,能有兩三個舞臺,這樣他們一場就能看到三部舞劇。」
這些都是他們接到通知後,去打聽來的。
沈嬌寧並沒有因為這個話就輕鬆多少:「這麼一來,很多評委都不會專注地看完一部舞劇。時長一個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