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4/5 頁)
四方反叛。明寶宕太宗使回募江西楚人,得快射手八 百。〃
同書八七《殷塽傳》略雲…
〃義軍主黃回募江西楚人千餘。回所領並淮南楚子, 天下精兵。〃
〃淮南楚子〃與〃江西楚人〃義同。善射善戰,為楚人的 通則。
《梁書》二〇《陳伯之傳》(《南史》六一《陳伯之傳》 同)略雲:
〃陳伯之,濟陰睢陵人也。幼有膂力。年十三四,好著 猶皮冠,帶刺刀,候伺鄰里稻熟,輒揄刈之。嘗為田主所
見,呵之雲子莫動!'及年長,在鍾離數為劫盜。〃
按《宋書》三五《州部志一》有濟陰太守睢陵令。睢陵 〃前漢屬臨淮,後漢屬下郅〃,正當淮南之地。故陳伯之 被田主呵之為〃楚子〃。
南朝史乘稱淮北徐兗之地亦為楚。《宋書》八六 《殷孝祖傳》略雲:
〃前廢帝聚相元年,以本號督兗州渚軍事、兗州刺
史。太宗初即位,四方反叛。孝祖忽至,眾力不少,並傖楚 壯士,人情於是大安。〃
按《宋書》三五《州郡志一》雲:〃兗州,〔元嘉)三十年六
月復立,治瑕丘。(原注:〃二漢山陽有瑕丘縣〃。V'是殷
孝祖所率的兵眾巧兗州的軍隊,故為〃傖楚壯士〃。而 《資治通鑑》一三一泰始二年紀此事,胡註釋〃傖楚〃二 字之義雲:
〃江南謂中原人為傖,荊州人為楚。〃 胡釋〃傖〃字義是對的。而釋〃楚〃字義則非。這是因為
沒有注意兗州的地域關係造成。不然,殷孝祖所部哪 裡來的如此多荊州人?
又〃楚〃往往與〃愴〃連稱。如〃傖楚壯士〃、〃江西愴 楚、《南齊書》四七《王融傳》八〃淮南搶楚〃(《北齊書》 三二《王琳傳》八〃僑雜愴楚〃(《梁書》四九《文學傳, 鍾》〉、〃諸傖楚〃(《南齊書》四五《始安王遙光傳》八 〃皆傖楚善戰〃(《南齊書》五一《崔慧景傳〃。按《世說 新語,雅量》劉注弓I《晉陽秋》雲:〃吳人以中州人為 槍。〃《南史》七〇《循吏傳杜驥》雲:〃晚度北人,南朝 常以傖荒遇之。〃同書七七《恩倖傳,孔範》又稱汝陰 《合肥)人任蠻奴為〃淮南搶士〃。則〃傖〃字在吳人心目 中,為包括淮南楚子在內的北人。
《魏書,僭晉司馬釵傳》所謂〃楚〃,與南朝史乘中 所謂〃楚〃,意義雖有相近之處,但差異性較大。《魏書》 九五《僭偽傳》總序雲:
〃糾合傖楚〃。 同書九七《島夷桓玄傳》雲:
〃島夷桓玄,本譙國龍亢楚也。〃 同書同卷《島夷劉裕傳》雲:
〃島夷劉裕,晉陵丹徒人也。其先不知所出,自雲本 彭城彭城人。或雲本姓項,改為劉氏,然亦莫可尋也。故 其與叢亭、安上諸劉了無宗次。裕家本寒微,恆以賣履為
業。意氣楚刺,僅識文字。〃
按魏收於宋高祖不逕稱之為楚,在於魏收以其家世所 出,至為卑賤,籍貫來歷不明,未肯以之與楚人桓、蕭 並列。
《紈書》九八《島夷蕭道成傳》雲…
〃島夷蕭道成,晉陵武進楚也。〃
同書同卷《島夷蕭衍傳》雲:
〃島夷蕭衍,亦晉陵武進楚也。〃
桓氏原出譙國龍亢,劉裕原籍彭城郡彭城縣綏輿裡 (見《宋書》一《武帝紀》)。龍亢、彭城均當西楚之地,這 裡《魏書》謂之為〃楚〃,與南朝史乘所說的楚一致。然 而《魏書》所謂龍亢楚、丹徒楚、武進楚,是對南朝境內 北方人的貶稱。北朝人詆譭南朝人,凡中原人流徙南 來的,北朝人俱以楚目之,故楚之名變成一個輕蔑的 名詞,為北朝呼南朝疆域內北人的通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