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歸秦-1(第2/8 頁)
所謂公務,和趙王城內貴族們的交際應酬只是個流於表面的幌子,最重要的還是去和潛伏在邯鄲城市井各巷中的秦諜交換資料。
等辦完這些事情時,已經到了初冬,溫度愈發寒冷,途中山林眾多,地勢難行,一路上冰天雪地的,這種天氣對於那些常年在外奔波的秦國使臣來說倒不算什麼。可趙姬是個婦人,嬴政又是九歲小孩,他們二人身份尊貴,秦使怕路上出現意外,於是在詢問過嬴政和趙姬的意見後,將歸國日期延後到次年開春。
這日清晨,邯鄲城的守城人還未開啟大門,就看見一條車隊浩浩湯湯地朝著城門這邊走來,殘存的睏意一下子全部消散了,整個人都精神起來,例行公事,戰戰兢兢地從秦國使臣手中拿過符節,仔細檢查一遍,確認無誤後,命令兩旁士兵開啟大門,放人通行。
此次從秦國來的使臣名為姚賈,很年輕,才二十幾歲,長了一張“申”字臉,眼睛細長,身量不高,頭戴結纓之冠,齊膝長襦外套犀牛皮甲,腳上齊頭方口履,手持寶劍,腰間懸著用來放置印綏的鞶帶。
姚賈原是魏國人,其父是魏國負責看管城門的一位監門卒,雖能勉強溫飽,但地位低下,不受人尊敬,姚賈口才好,又思維靈活,眼見自己在魏國沒有出頭之日,乾脆收拾行囊離開家去秦國打拼,果然,才短短數年時間,他便從沒有爵位的白身奮鬥到如今的公乘爵位。
公乘爵,是秦國二十級爵位中的第八級,因為出入可以乘坐官府給分配的公車,所以叫做“公乘”爵,這一級爵位已經是他這種沒有家世,沒有背景的平民“臣邦人”所能達到的最高爵位,除非立下過人之功,否則就沒有再往上升的機會了。
他不甘心自己的仕途就此止步,便將目光放在了此次來邯鄲接太子婦及太子長子回國的任務,朝中別的官員都嫌此去趙國山高水遠,危險重重,還要面對那些恨不得對秦人磨牙吮血的趙人,躲還來不及呢,只有他意識到了其中巨大的利益。
嬴政雖不受重視,可畢竟是太子長子,若回到咸陽後,被立為太子繼承人,那他便是從龍之功,功不可沒。
帶著這份冒險的心思,姚賈在嬴異人的示意下,來到了邯鄲。見到嬴政,與其交談過後,姚賈發現嬴政年紀雖小,但卻頭腦機靈,言談舉止間的
() 那股氣魄,頗有其曾祖昭襄王風範,不由得心中暗喜,喜他未來仕途定會更近一層。
車隊中有很多人和物,秦國使團,趙國派出護送嬴政等人的護衛分別列在前後兩方。
這個時代的馬車和姜珂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馬車相差甚多,這時的馬車是由四匹馬行駛的,其中兩匹馬被固定在中間的橫樑上,叫做服馬,另外兩匹馬分列兩邊,左右分別叫做驂馬和騑馬,御者坐在車中間,手執能控制四馬的韁繩,駕駛車馬。
姜珂心裡默默吐槽,這個時代的“駕照”應該很不好考,現代考駕照只需要熟練一個剎車和油門,這時候卻要控制四個“活的”油門和剎車。
嬴政和趙姬位於隊伍中間的安車之上,坐在寬敞的後室中,後室環境極好,整體彩繪著雲紋,菱紋等各種花紋,四周嚴實,上有蓬蓋,可以遮風擋雨,左右兩邊有可以開合的青銅車窗利於採光通風,看起來檔次極高。
這是秦國王室的專屬車駕,至於姜珂,她只能坐在嬴政後面的立車中,和安車相比,立車就粗糙多了,只在車身上加了一個能擋太陽的頂蓋。
邯鄲到咸陽,全程直線距離730公里,在現代坐飛機只需要四個小時,可在交通匱乏的古代,在中間不出現意外的前提下,也需要三個月到半年的行程。
姜珂看過秦國使臣帶來的絲帛地圖,他們需要順著太行山脈一直往西南方向走,出了牧野,才算離開趙國邊境,然後進入魏國境內,經過長時間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