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部分(第4/5 頁)
實也挺好,雖是少了個河東大寇,但河內郡的南面便是河南,乃王世充的地盤,而為王世充無疑的大唐接下來要對付的最主要的敵人之一。
所以李隱雖少了個對付李密的理由,卻有了對付王世充的理由,也是可以繼續帶兵在外的。
第247章 尉遲恭VS李元吉
竇建德在九月末的時候,再次發兵攻打幽州羅藝。
幽州對河北全境而言,地勢居高臨下,地形險要,多易守難攻的戰略要點,實乃河北的屏障。
在原本的歷史上,五代十國之時,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自立之後,為了向強大的契丹求援,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致使中原從此赤果果的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之下,再不得安寧……
那幽雲十六州中,有七州便是處於現在羅藝、高開道所控制的地盤之內,所以對欲佔據河北,南爭中原的竇建德而言,羅藝、高開道都他是勢在必得的,這便是他數次親自帶兵北征的原因。
當竇建德再次包圍薊城後,猛攻了月餘,未能攻克,薊城是河北最為堅固的城池,十分不宜攻打。
不過若是讓竇建德一直這樣有條不紊的進攻下去,薊城就算再堅固,也會遲早被他攻下。
於是羅藝向高開道告急求援,闡明唇亡齒寒之理,這時高開道是向竇建德稱了臣的,但他在思考良久後,最終決定親率數千精騎救幽州。
竇建德因軍隊疲憊,在聞高開道帶兵來援後,便下令撤離了幽州,高開道於是再次隨羅藝派遣使者降唐。
十一月二十五日,唐任命高開道為蔚州總管,賜他姓李,封為北平郡王。
高開道的面頰上有一枚箭頭,找來郎中,讓他拔去箭頭,郎中道:“箭頭太深,沒法拔。”高開道一生氣,殺了那郎中,之後另外又找來一位郎中,問了同樣的問題後,郎中回答:“要拔箭頭恐怕很痛。”
高開道又殺了這位郎中。
第三次找來一位郎中,這個郎中聽聞了前兩個同行的事蹟,不敢多言,直接道:“有辦法拔。”
於是他鑿了高開道的頰骨,釘入楔子,骨頭裂開一寸多的縫,到底取出了箭頭;手術時高開道依然打著節拍地欣賞奏樂舞蹈,臉不改色,眾人聽後都大為佩服。
竇建德從幽州返回後,得知了李密前來投靠自己,感到大為高興。李密以前可是他竇建德依附過的人物,沒想到現在卻來投靠了他,這頓時讓竇建德不由的感到大為暢懷。
……
十二月末,李淵分別下詔與李隱和李世民,讓他們儘快返回長安,一來接受封賞,二則是共度除夕,再則商議來年的作戰方略。
李隱與房玄齡等商議之後,決定不再找藉口推辭,將大軍託付給李世績和蘇定方統轄,然後帶著羅士信、程咬金和尉遲敬德等人往長安而去。
大唐來年的作戰目標,定是中原的王世充,李隱既已屯兵河內,又仍為幷州總管,對付王世充怎麼著也應該是少不了他的。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這已是李淵第二次下詔讓李隱回長安,且理由充分,李隱如果再拒絕的話,不太合適。
李隱和李世民相隔不到一天先後到了長安,李淵都下令讓官員至得勝門恭候兩人的返回。
當李隱與眾官員寒暄過後,忽有人陰陽怪氣的道:“二兄一出馬,河東便被平定了,真是讓人欽佩啊!”
如此這樣對李隱說話的,全天下除了齊王李元吉,不會再有別人。話音落下後,只見李元吉騎著匹高頭大馬,出現在了李隱的面前。
李隱哼了一聲,“若不是你在晉陽胡作非為,河東局勢何至於糜爛到要我掛帥出征的境地?我此次返回長安,定要向父皇面前參你一本,非要讓他好好治你的罪不可!”
李元吉聽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