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彭委員(第1/2 頁)
“師座,這是顧問團準備的全師機動演習方案,還你過目。”
“這麼厚。先放這裡吧,我馬上就看。”
在將手頭的工作做完之後,彭剛拿起了這份厚厚的演習方案。
至於為什麼要制定一次全師的機動演習,這還是斯沃博達將軍提出的意見。
他認為一支軍隊的機動性非常重要,這也是軍隊戰鬥力的一種。
例如滑鐵盧戰役,就是經典五分鐘勝利,拿破崙的援軍比威靈頓公爵晚到五分鐘,所以輸掉了這場戰役。
另外的烏爾姆戰役,同樣是一場行軍贏得勝利多,將法軍十幾萬大軍僅用20多天就趕到了萊茵地區,在此期間無人掉隊或生病。
以至於奧地利人毫無察覺,被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法軍打的沒有脾氣,讓其一舉贏得了烏爾姆戰役的勝利。
最近的還有以分秒計算推進速度的施裡芬計劃,當然還有四渡赤水等,這些都是依靠行軍贏得勝利的成功與失敗案例。
也正是知道這些案例,所以彭剛對於斯沃博達將軍提出的機動演習才會大力支援。
不過等斯沃博達將軍提交的方案擺在他案頭時,彭剛有點後悔了。太厚了,比攻防演練要厚太多了。
不過再厚也要看啊,彭剛只能開始讀起來。
機動演習聽起來沒有攻防演練那麼高大上,但實際需要準備的工作反而更多。目前二十三師有能力進行制定方案的,反而只有顧問團一幫人。
例如部隊出發線路的規劃,這就需要制定計劃的人,熟悉沿途的線路,橋樑的承重能力,如果不夠還需要工兵提前加固。另外規劃的線路承受能力也必須考慮,還有部隊選擇,誰走第一批、誰走第二批,警戒部隊的安排,收留隊規劃,憲兵執法的情況,沿途防空等各式問題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沿途的補給點、休息處、維修點等,都需要提前準備。
反正這些都必須提前規劃好,準備好,部隊才能進行機動演習,要不然真要不做規劃,亂成一團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並非不可能。
總的來說,行軍是一個技術活,尤其是像二十三師有大量重灌備的部隊,更是如此。當然行軍規劃做多了,那麼自然能觸及另一個非常考驗水平的軍事能力,那就是撤退。
看看抗戰以來國軍的表現,你會發現大部分國軍在防守時非常有章法,不乏以劣勢兵力與裝備抵抗敵人的進攻的例子。但是很多部隊,你一叫他撤退,他就抓羊了,因為撤退不當造成的潰敗比比皆是,造成的傷亡數字觸目驚心。
說到底還是因為,撤退是一個非常考驗官兵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的活,阻攔部隊心中要有信心,而不是當成了棄子。抗戰中不少斷後部隊為什麼士氣低落,就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棄子,造成這個原因的主要責任,就是組織撤退的軍官將領沒有相關的經驗。當然部隊的素質也有很大關係(看看隔壁八路系統)。
而因為一撤就會造成官兵放羊,所以不少部隊遇到敵人,只能死戰不退。因為撤退造成的傷害往往比撤退高。這也造成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的部隊,一場仗下來元氣大傷,有經驗的軍官與老兵死傷慘重。
接著就是惡性迴圈,越是惡戰部隊越抗拒,打到抗戰後期那種一潰千里的場面,也就一點也不例外了。
一句話,除了私心作祟之外,各部對行軍乃至撤退等軍事科目的重視程度,也是造成國軍越打越弱的主要原因。
彭剛當然不會犯這種錯誤,他手中的二十三師雖然強大。但是就連雲南精銳六十軍這種能與德械師媲美的部隊,在抗戰越打越弱,最後成為雜牌部隊。這其中的緣由未嘗沒有部隊損失太大,導致大量有經驗軍官和老兵傷亡後得不到補充的原因。
所以練好撤退不丟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