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朕沒管他。等劉瑾再次出現並告退後,朕才拈起一隻棗。&ldo;朕上午說,這青棗,便是浸透了蜜糖,內裡依舊是白的。旁人一看只道甜,只有吃的人才知道,裡頭根本沒有赤心。
&ldo;若放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樣。一件事辦不成,你覺得你已經盡你所能,卻是否想到他人已然看穿你並未將之放在心上?&rdo;
這話幾乎已經是明示了,何況在座兩位都不笨。王若鈞先是恍然大悟,接著臉色微白,吃完後便急匆匆地告退了。至於謝鏡愚,他望著王若鈞的背影,等再也看不見的時候才說:&ldo;陛下,您這是在暗示馬州牧心不誠?&rdo;
朕但笑不語,繼續吃朕的棗子。雖然朕故意扯什麼赤心不赤心,但美味的蜜棗是無辜的。
謝鏡愚回過頭,見朕專心致志地在盤子裡挑挑揀揀,似乎有些無奈。&ldo;馬州牧自然想把事情辦好,可惜方式不對。陛下曾經讓臣背《孟子》的那句,臣至今記憶猶新。既然民貴君輕,做臣子的只能將自己排在陛下之後。若是將自己擺在百姓之上,如此傲慢,定然不能成事。&rdo;
朕開始嚼新的一顆棗,想知道謝鏡愚還要說什麼。
&ldo;陛下還說,甜棗有了,還差根棒子。&rdo;謝鏡愚微微嘆氣,&ldo;臣原以為是先棒後棗,然而陛下棗給出去了,棒子卻沒落。如今看來,若是馬州牧機靈一些,便該自己請那頓棒子了。&rdo;
他說得一個字都沒錯,但朕只是笑了笑:&ldo;朕可什麼都沒說。&rdo;
見朕如此反應,謝鏡愚怔了怔,而後快步出席跪下。&ldo;陛下年紀輕輕,馭人之術卻是爐火純青,臣不得不嘆服。&rdo;
朕擦了擦手口,才瞄著他的脊背慢吞吞道:&ldo;可朕發現,謝鳳閣最近膽子愈發大了,什麼話都敢在朕面前說。&rdo;就算他跪著說,要治一個妄測君心的罪名也是妥妥的。
謝鏡愚又怔了怔,而後低聲道:&ldo;左右臣不差這一條罪名,那臣多說幾句又何妨?&rdo;
他這話其實已經接近對地面耳語,奈何屋子裡安靜得要命,朕聽得清清楚楚。&ldo;過了這麼些日子,朕還以為你想明白了呢。還是說,&rdo;朕拖長尾音,&ldo;你拿準了朕不會治你罪,便愈發妄為?&rdo;
&ldo;臣不敢。&rdo;謝鏡愚立即告罪,&ldo;只不過,陛下願為這天下的明君,必不會刻意遷怒於臣。&rdo;說完,他又沉默了一會兒,&ldo;況且,若陛下要臣死,也用不著陛下費心治罪。&rdo;
……用不著朕費心治罪?
朕一時間噎住了。有話說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朕怎麼覺得謝鏡愚的意思還要更進一層呢?
作者有話要說: 陛下:朕畢生志向‐‐當一位明君。
謝相:臣畢生志向‐‐奉一位明君。
作者:但奉著奉著就……你們懂
第16章
又過了兩日,朕下令動身前往蒲州。
蒲州離同州不遠,大隊車馬慢慢走也就兩三日功夫。太史公稱此地為天下之中,還有神話稱神農之子曾居此地,歷史源遠流長。若不是如此,司天臺也不會給父皇挑中這裡的通天嶺依山造陵了。
風水之說,朕無甚興趣。然而祭建陵等閒不可輕待,便是當地州府已然提前做了準備,也整整忙了六七日才算完。見所有人都累得慌,朕便給他們放了兩日假,等過了中秋再前往陝州。
聽得如此,蒲州州牧郭化趕忙遞了摺子,想請朕瞧一瞧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