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第1/2 頁)
&ldo;我們得要加緊行動才行,絕對不能落後他們。&rdo;
於是當即決定由東岸登陸,開始展開攻擊。加藤等人深知,如果不能迅速地攻下敵人的城池,那麼不但在小西行長及宗義智等人的面前會顏面大失,同時對秀吉也無法交代。
儘管小西行長對朝鮮王表示要&rdo;借道&rdo;,但是在秀吉面前說的,卻是&rdo;朝鮮王素來仰慕殿下的威名,因此自願為我軍引路。&rdo;換言之,他對兩方都在撒謊。
因之,一旦登陸以後,即使朝鮮王不肯引路,也必須立刻展開攻擊,否則謊言遲早會被拆穿,進而背上欺騙秀吉的罪名。
不過,他們仍然希望登陸之後,能夠說服朝鮮王答應&rdo;借道&rdo;,以免這個漫天大謊被秀吉察覺。
所以當他們於五月二日攻佔京城之後,就立刻派遣宗家的家老柳川調信擔任使者,前往臨川江向朝鮮軍提出議和的條件。
然而朝鮮軍卻拒不答應。雖然他們對日軍所展現的龐大軍力心存畏懼,但是對於日軍毫無理由便出兵攻打本國的舉動,卻十分不諒解,因此在感情上無法向日軍屈服。更何況,他們的背後還有明朝可以提供武力協助,所以當然不可能輕易成為日軍的同志。更令朝鮮軍有恃無恐的是,逃到平壤的朝鮮王已經嚮明朝緊急求援,相信援軍很快就會到達了。
不論如何,這種毫無理由就開打的戰爭,實在是相當罕見。
令人覺得諷刺的是,小西行長和宗義智等人原本是為了獨佔貿易利益而不得不追隨秀吉,並且竭盡所能去刺激秀吉性格中的夢想癖,結果終於引發了這場對誰都沒有好處的大戰。
在情報網路不全、缺乏正當名義的情況下,所有的正義、信義、人情都已煙消雲散,這就是典型的中世紀之戰。直到今日,每當韓國人民談論這場戰爭時,仍然會忍不住冷汗直流……
由此筆者認為,當初就是因為神佛不希望秀吉引發這場戰爭,所以故意讓他罹患眼疾,使其無法在&rdo;幸運的三月一日&rdo;出兵。
&ldo;對於這場會為人類帶來黑暗的戰爭,希望你能多加考慮。&rdo;
如果秀吉具有聆聽神言佛語的耳朵,那麼一定可以聽到神佛們正殷切地這麼告誡他。
事實上,在明朝的援軍到達之前,小西行長率兵攻打平壤的戰爭,並不符合公平的原則。
六月十六日,行長終於佔領了平壤。
就在這時,秀吉又遭逢了人生最大的不幸。當他在名護屋的本陣裡得知日本大軍已經佔領平壤時,卻突然傳來母親大政所病危的訊息。
縱使是一手挑起戰火、對人類的生死無動於衷、生性殘酷的秀吉,也對母親病危的訊息感到哀傷,恨不得立刻就飛回大坂去。然而,對步行時代的人們來說,名護屋和大坂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過遙遠了。
大政所還來不及等到秀吉趕回大坂,就已經於七月二十二日撒手西歸,結束了她長達八十年的一生。一週之後,兼程自戰場返回大坂探視母病的秀吉,在得知其母已死的噩耗後,終於在悲傷之餘不支倒地。
秀吉的倒地不但使得戰局急速惡化,同時也間接影響了伊達家今後的命運。
二
剛剛遭逢喪母之慟的秀吉,又接到了七月八日水軍大敗的訊息。駐紮在閒山島附近的日本水軍,由於遭到朝鮮海軍大將李舜臣的襲擊,以致七十餘艘戰艦全部付之一炬。對秀吉而言,這是繼喪母之痛後的另一項致命的打擊。
但是為了顧全顏面,秀吉卻不得不硬拚到底。
由於出發前的情報收集工作做得太過草率,因此雖然率領了將近二十萬的大軍渡海,但是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