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玄幻魔法 > 舊日音樂家好看嗎 > 第十章 美術館初探

第十章 美術館初探(第1/2 頁)

目錄
最新玄幻魔法小說: 我在現代修仙界重生吾為邪主消耗物資返還,開局收留兩母女猴子,咱叫上楊戩反吧!異能學渣星際冒險:重生菜鳥星際歷險記海賊之幽冥劍豪林七,養好小白龍鎮壓武林:我就是朝廷鷹犬我就是天道最強吹牛成真系統兩界穿越,我吞噬萬物成宇宙之主洪荒百年,我拳打太一,腳踢帝俊我在西遊苟成最強大反派混沌聖元鼎鹹魚的異界系統之旅深淵秘語修先:我沒想成為魔王啊最強突破系統!萬倍修為返還!大魏斬妖人

範寧此刻才終於明白。

為什麼這個世界的人想破腦袋也研究不出什麼名堂,只覺得是很好聽的音樂素材。

包括安東教授,也包括自己穿越前的原主。

就像流行歌曲,只有自己聽過很多遍的曲子,才能做到哪怕不聽旋律,只要前奏響起幾個和絃,就能立馬反應過來是它。

他們之前的研究方法,的確只是把它們視作音樂素材,部分地擷取、拆解、拼接組合,以助力自己的創作。

但如教授日記中所言,這些音列其中又夾雜著另一部分“神秘和絃”,色彩效果可能就有些詭異了。

他還記得老師之前的忠告:

“這種神秘和絃絕不能隨便演奏,要想大概試試它的聽感,也要大量混合著其他的素材,或不踩延音踏板,防止聲響在一起共鳴。”

比如,範寧讀出其中一組:C,升F,B,高八度的E,高八度的A,更高八度的D…

這和絃中的音,多成純四度、增四度等方式高疊,完全不同於常規和絃的三度構造方式。

範寧大概能想象一下其音響效果:色彩清冷、空泛,帶著一絲詭異。

即使是沒聽過這些古典音樂作品安東教授,也能發現它們的突兀之處,只是想不明白為何如此,因此苦苦研究。

而對於範寧,這就更加干擾不到他了。

他閉上眼,後腦勺靠壁,陷入思考。

“貝多芬《暴風雨奏鳴曲》?…肖邦《黑鍵練習曲》?…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

範寧腦海裡反覆揣摩這11首作品名,以及聽覺的記憶,但始終沒找到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噠噠噠...噠噠噠...”馬車聲音持續響起。

再次睜眼時,範寧看著密密麻麻的音符,終於抓住了一絲什麼!

這11張音列殘卷,都是以最簡單的調記載的,即鋼琴上全為白鍵的C大調或a小調。

但是背後隱藏的11首作品,調性肯定是各有不同的!

相當於它們被記載成音列殘卷時,統一移到了最簡單的調上!

類似於唱KTV時,原歌曲被升key,或降key了,全部變成了同一個key。

為什麼?

故意抹去它們之間調性的差異?

調性…

範寧目光閃動,從內兜掏出小筆記本,擰開鋼筆帽。

他重新寫了一遍。

第一張:貝多芬《第十七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d小調。

第二張:貝多芬《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黎明》,C大調。

第三張:巴赫《哥德堡變奏曲》,G大調。

第四張:舒伯特《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降B大調。

第五張:莫扎特《單簧管協奏曲》,A大調

第六張:李斯特《b小調奏鳴曲》,b小調

第七張:肖斯塔科維奇《第九交響曲》,降E大調

第八張:肖邦《黑鍵練習曲》,降G大調

第九張:門德爾松《小提琴協奏曲》,e小調

第十張:柴可夫斯基《第四交響曲》,f小調

第十一張:肖邦《降A大調波蘭舞曲》,降A大調

“我懂了。”

世界上一共只有12種音名,就是鋼琴的七個白鍵和五個黑鍵。

11部作品所對應的調性,佔據了11種。

唯一缺的是——

升C!就是升半音的Do!

缺了,升C?

所以呢?

“東梅克倫區倫萬大道到了,先生。”馬車伕的聲音打斷了範寧的思緒。

目錄
反派:普天機緣,盡加吾身成神之路無一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