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頁(第2/2 頁)
血腥的屠殺放逐之後,認為總算為女兒報了仇的李凗將同昌公主追諡為文懿,並開始策劃一場浩大的葬禮。
公元871年元宵節的前一天,喪禮如期舉行。
李凗親自為女兒寫了輓歌,並勒令群臣都要作詩詞弔唁。
自宰相始,文武百官都帶著金銀器物和各自的吊辭,來參加葬禮了。
所有將要與公主同葬的寶物以及儀仗,排著三十幾裡的長隊,浩浩蕩蕩地往長安東郊而去。
同昌公主的棺槨,也是超出禮制的。到底有多大多重,史書沒有記載,但是僅僅沿路賞賜給抬棺人的飲食,就多達三十駝糕點、一百斛酒。由此可見棺槨之大、抬棺人之多。
李凗對同昌公主不絕的思念,使他即使在女兒死後,都對與她相關的人大加青目。
樂師李可及因譜寫哀輓同昌公主的《嘆百年曲》有功,一直封至大將軍爵,兒子娶媳憶時,李凗送他兩壺酒,壺內居然全是珍珠寶石。
至於同昌公主的丈夫韋保衡,更是飛黃騰達,加官晉爵。等到兩年後的夏天,李凗終於一命歸西,臨終時,居然發下遺旨,讓韋保衡代十二歲的兒子李儼攝政,全權處理軍國大事。
但是,作惡多端、品行低劣的韋保衡只會賣弄小聰明嫁禍於人,根本沒有指揮若定、執掌權力的本領。
僅僅三個月後,韋保衡就被貶為崖州澄邁縣令(海南省海口市郊西老),比起當年被他貶到廣東的朝臣來,更是被趕得遠之又遠。
痛恨韋保衡的大臣及皇族當然不會就此放過他。在流放的路上,又一道旨令追來,將他殺死在半道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