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蔡水萍端著一隻大盤子,盤子裡放著一條大魚,蔡水萍衝著二樓陽臺上的陳皓喊道,&ldo;皓皓,快下來,該拜年菩薩啦!&rdo;
陳世培緊隨其後,盤子裡的豬頭肉還沒有切開,整個都在,放在小桌子上,別提有多醒目了,據說年菩薩每家每戶都會供奉,就看誰家的豬頭大,年菩薩就多做一會兒,多保佑一下這戶人家。
鄭氏從屋子裡拿了一些元寶蠟燭,對著院子門口的陳希夢說道,&ldo;你這丫頭,咋還坐在大門口,你擋著道,年菩薩咋進來吃飯?&rdo;
蔡水萍接話道,&ldo;王素娥離開以後,這小希是越發的不懂事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一點家教都沒有,你擋在那裡幹啥?拜你還是拜菩薩?&rdo;
陳希夢沒有回話,只是站起身,走開。
第38章年夜飯
吃團圓飯之前,要先拜年菩薩,感謝菩薩保佑,有了這一年的豐收,並祈禱來年更好。
而拜菩薩還講究很多事,譬如順序,由當家的男人開始,然後是兒子,緊接著是孫子,女人們則一概略去。
改革開放以後,女人們的地位稍微高了一些,但也侷限於下一輩,也就是說孫女們可以一起拜。
而媳婦這一輩依然排除在外,不過對蔡水萍來說,她也秉承傳統的男尊女卑,倒也不介意,就像忙了一整天的鄭氏,自己也會習慣性地忽略自己。
倒不是說女人們不需要菩薩的保佑,而是納入了家人之中,由男人開口,求菩薩保佑一家人平安,其中就已經涵蓋了女人,只是不需要特意提及。
男人們的事卻可以一一道出,有什麼願望都可以大聲說出來,甚至有獨立的燒香可以拜。
拜菩薩的一般流程,就是大人們會點燃三支香,由輩分高的人開始,拜完之後傳給下一個,直到最後一個為止,然後插在香爐裡。
那麼,什麼叫獨立的香?
就是除了一個個傳下來的香以外,再重新點燃,用於個人祈福用,請求菩薩&ldo;特殊照顧&rdo;,而這種權利也只有男人們有。
這種事,在重生之前,陳希夢十分介意,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不可以像堂哥一樣點燃三支香,只能用大人們傳下來的香,除了疑惑,甚至還有一些羨慕堂哥。
這不是香有多貴,多浪費三支會花多少錢,而是一種地位的顯示。
不僅僅是陳希夢,其實很多女孩子的心裡,都納悶過,在幼小的心靈上,潛移默化地留下一個深深的印記:自己是個女娃娃,不如男娃娃精貴。
而不少人的自卑感,也由此開始,彷彿作為女性,本就是低人一等,甚至有人為此感到羞恥,好像作為女兒身,對不起家人一般,更有甚者,還以為是件羞恥的事。
譬如蔡水萍這種村婦,為藉此機會大肆誇上兒子一番,不是在供奉菩薩,反而是在供奉兒子一般,會誇張地將整個家族的使命都說在陳皓一人身上,彷彿陳皓可以一手遮天,跟個尊貴的太子一般。
相對於女孩子,就顯得一無是處,有時候還會被說出家族的累贅和負擔,因為女兒出嫁要嫁妝,嫁出去又是伺候婆家,認為女兒是賠錢貨。
這樣的觀點,不是家族養成,跟社會也有不少關係,比如當初算工分的制度,初衷是分勞動力的多少,所以男女有別,可是在人們眼中,他們不會想太多,只認為女人不如男人!
這樣的不公平,從古至今,無法避免。
重生以後,陳希夢倒不以為然,陳希夢知道,這拜菩薩,不管是家裡還是寺廟裡,除了傳統意義之外,並沒有其他作用,因為菩薩根本就不存在。
拜完年菩薩,還要拜陳家的列祖列宗,完了之後就是放鞭炮,關門吃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