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頁)
們的到來,使人們對“兩彈”的研究工作增加了許多信心。但顯然光有他們的力量還是大大不夠的。聶榮臻不得不向全國各個單位發出呼籲,請他們支援各方面的科學技術人才。終於經過千方百計的蒐羅,才漸漸組成了一支科學技術隊伍。
但是要探求原子彈的奧秘,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時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擁有核武器,這就是美國、蘇聯和英國。核技術是他們的最高機密,是他們稱霸的資本,他們是不會告訴任何人的。但是我們的朋友——蘇聯,是否可以給我們某些幫助呢?若能這樣我們的步子就可以走得稍許快一點。當聶榮臻這樣想著的時候,毛澤東也早已這樣想了。1954年10月,赫魯曉夫率代表團來參加我國建國五週年的盛典。10月3日與我國領導人進行會談。在會談中,赫魯曉夫曾主動問道:“你們對我方有什麼要求?”既然對方這樣好意相問,毛澤東也就當即表示:“我們對原子能、核武器感興趣。今天想同你們商量,希望你們在這方面對我們有所幫助,使我們有所建樹。”赫魯曉夫頓時愣住了,因為他沒有想到毛澤東會提出這個問題。他稍停了一下,結結巴巴地說:“搞那個太費錢了。我們這個大家庭有了核保護傘就行了,無須大家都來搞它。”他還帶有開導的意味說,“須知那東西既費錢費力,又不能吃,不能用,生產出來,不久又過時了,還得重造,太浪費了。我們的想法是,目前你們不必搞這些東西,還是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發展與國計民生有關的生產,改善人民的福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比搞原子彈好。假使目前要搞核武器,把中國的全部電力集中用在這方面是否夠還很難說。”赫魯曉夫最後表示,如果中國實在想辦這件事,可以幫助中國先建設一個小型原子堆。問題很明顯,即使朋友,在這樣的問題上也是不會慷慨解囊的。但是聶榮臻似乎很不甘心。1956年10月以後,聶榮臻從當時的國際形勢中,看出赫魯曉夫在新技術援助方面出現了鬆動的跡象,他覺得是個好機會,就對周恩來說:“是不是再和他們談一談,讓他們援助一下,派一點專家,提供一點資料和樣品,由我們自己搞。”周恩來說:“可以先找蘇聯顧問談談。”1957年7月,聶榮臻找到蘇聯當時負責經濟技術的總顧問阿爾希波夫。阿爾希波夫是個熱心腸的人,聽了聶榮臻提出的希望,立刻表示本人同意,待向蘇聯政府請示後給予答覆。7月20日,即得到阿爾希波夫的答覆,說蘇聯政府表示同意,由中國派出一個代表團去談判。9月間,中央組成了一個代表團,由聶榮臻、陳賡、宋任窮等率領前往莫斯科。雙方經過三十五天的談判,達成協議,簽訂了蘇聯在火箭和航空等新技術方面提供援助的協定。由於是在10月15日簽訂的,也被稱為“十月十五日協定”。依據協定,儘管蘇聯提供的只是幾種過了時的導彈、飛機和其他軍事裝備實物樣品,派了些技術專家,但這些都使我們爭取了時間,縮短了差距。
大德篇(10)
應該說,在1957年和1958年間,協定的執行是比較順利的。但是好景不長,由於前面提到的赫魯曉夫提出同我國建立聯合艦隊和在我國設立長波電臺等侵犯我國主權的要求被拒絕,雙方的關係惡化了。加上中蘇兩黨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分歧,蘇聯就在執行上述協定方面越來越後退。至1959年6月20日,蘇共中央正式通知我方,中斷若干重要援助專案,從而赫魯曉夫片面撕毀了“十月十五日協定”。
這自然給我們增添了許多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聶榮臻向中央和毛澤東提出了三點建議:(一)蘇聯在重要技術關鍵上卡我們,令人氣憤,但氣憤並沒有用,一定要爭口氣。事情有可能這麼一逼,反而會成為發展科學技術的動力,會使我們更加堅決地在科學技術上貫徹自力更生的方針,而不是指望外援。(二)今後科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