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真正的超預期(第2/2 頁)
上戰略專案;但是我又擔心進展太快,人才跟不上。”
“你知道的,現在沈飛和成飛手頭都已經有專案了,想要再擠出人來,不容易啊”
陳果的語氣有些惋惜,專案沒推進一步,他所感受到的困難就越多,也越複雜。
一開始是結構,後來變成了製造,然後又是材料、資金。
現在,連人才都成問題了。
“如果引入在校學生呢?從研究生生開始的在校學生!”
“啊?這怎麼可能別說研究生了,就算是普通的工程師,都不一定能真正參與到專案中來,他們能做的也就是打打雜罷了。”
“新型飛行器的設計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而探索是需要專業的知識和經驗支撐的,別說研究生了,哪怕是博士生,都不一定能勝任”
我不需要他們探索,我只需要他們執行。
同時,在執行中學習就行了。
陳念在心裡默默說道。
當然,這話他不可能現在就對陳果說,因為他目前的貢獻,還不足以支撐他做出這麼“狂妄”的發言。
至少要等下一次解析完成,發動機的圖紙出來以後,才能有恃無恐地去提自己的各種要求。
而現在,他只需要一個承諾。
“陳教授,您擔心的是這些潛在的人才無法發揮作用,但是如果我說,我只是希望用這種方式留住他們呢?”
“留住他們?這也算是一個辦法吧,但是說白了,養那麼多閒人,我們的成本吃不消啊”
“你放心,我們養得起的,我只需要您給我一個承諾:如果專案成果超預期,就按照我說的方法,引入一批在校人才,從根本上杜絕人才外流。”
電話那頭的陳果沉默了幾秒。
他在心裡評估著陳念這番話的可行性。
事實上,作為一個資深的技術人員,他比誰都清楚人才外流的現狀,也比誰都清楚這種現狀造成的危害。
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華夏將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視窗期。
當然,十年內、甚至二十年內都不會出問題,因為在未來二十年裡需要用到的人才,基本都是是在前十年、也就是90年代培養的。
可如果到了2020年以後呢?甚至到了2030年呢?
可怕的人才斷代,有可能會直接斬斷華夏的前進之路。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最終開口說道:
“好,我可以向上申請,這個要求其實很有遠見,應該不會直接被駁回。”
“但問題是,你要怎麼去定義成果超預期?”
陳念笑了笑,回答道:
“您放心,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給我一點時間,我會讓所有人都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超預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