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老勐鄉恰逢街子天(第1/2 頁)
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寧靜白了虎永剛一眼:“你們男人就喜歡琢磨這些事!” 也許有人會說,這寧靜怎麼總愛對虎永剛翻白眼啊?是不是看不慣她老公啊? 殊不知,這正是他們夫妻之間的小情調啊,虎永剛時常陶醉於老婆的白眼中呢! 中年人的愛情,哪裡還有那麼多的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早已昇華為平平淡淡、相濡以沫的親情了。 親人之間,不經意的一個小白眼,其實就是有愛有恨有欣賞的表現,並不一定是看不慣。 同樣的道理,小年輕路上遇到心儀的小姐姐,想要去搭訕,大多會遭到白眼。不過,只要小姐姐的嘴角沒有同時往外一咧,那就是她心裡喜歡,至少是不反感,那還等什麼?放心大膽的去追吧! 閒話不多說,言歸正傳。 虎永剛和寧靜夫妻兩人,也不再閒聊,專心致志地喝白粥、吃鹹鴨蛋、品嚐鮮花粑粑。 兩種粑粑的都是外面炸得金黃,味道都有鮮花的清香,不過也稍稍有點差別。棕樹花粗糙一點,比較酥脆爽口;小黃花比較細膩,吃起來軟糯香甜。 飯後一支菸,賽似活神仙。 放下碗筷,虎永剛就迫不及待地走到店外,點上了一根菸,要做那過把癮就死的活神仙。 寧靜並不反對他抽菸,只是戀愛的時候,她說的是:“這香菸的氣味很好聞,是男人的味道!”婚後不久,這好聞的男人味道就變成了:“你身上怎麼都是煙味兒?燻死我了!” 從那以後,虎永剛每次抽菸都儘量的離她遠一點。 抽完煙上車,出銅廠鎮沒多遠,路面開始變得坑坑窪窪,崎嶇不平。 這段路真是枉稱國道了,還不如虎永剛老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鄉村公路。 大坑窪裡都積滿了水,車輛涉水而過時有半個輪胎在水裡;小一點的凹陷處滿是泥漿,稍一加速,泥漿就飛濺得滿車身都是;稍微平整的地段,又像是搓衣板那樣的小石板路,把車上人的腸子都顛彎,說話也變得抑揚頓挫。 這是虎永剛走上219國道以後,遇到的最爛的一段路了。還好他把車換成了2046底盤,耐造。底盤高,不怕水坑;四驅系統,在硬裝路面也不怕陷車。 如果是普通的家用轎車,估計在這裡很難前行,不是底盤被刮爛,就是減震被顛散。 銅廠過去第一個鄉鎮是老勐,區區三十多公里路,居然走了兩個多小時,可以想見虎永剛的車開得是多麼的艱難。 不知這天是個什麼日子,老勐鎮上人來人往,非常的熱鬧。 車子也只能緩慢地向前,走得還沒有行人快。 寧靜降下車窗,一問車邊的行人,才知道恰逢老勐的街子天,也就是趕集日。 街上的人群和其他路過的集鎮一樣,以中老年婦女居多,而且基本都是少數民族的婦女。 從她們的穿著打扮來看,應該是很多不同的民族。不過她們的民族服裝都很好看,色彩斑斕的,大紅、大綠、純黑、淡藍、深黃、桃紅、淺綠、雪白、青紫、赤棕……似乎世上所有的顏色,都能在她們的衣服上找到,這也算得上是哀牢山區圩集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了。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哈尼族婦女背上墊著的棕蓑衣,這個在金平聽那個美少婦介紹過,是哈尼族婦女用於墊背的特殊背具。 在哀牢山區生活的哈尼族人,由於山高路遠,基本上沒有其他的運輸方式,都得仰仗於背。因此,哈尼族婦女從小就練就了堅韌的揹負能力。 她們勤勞也聰明,為減少肩背的傷痛,就編織了獨特的蓑衣來墊背。不管什麼東西都可以墊在上面,用繩子一套,往頭頂一掛,穩當又省力,還不會磨傷肩背。 虎永剛老家的人,也穿蓑衣,不過是為了擋雨。煙雨濛濛的江南水鄉,一身蓑衣打扮,那是詩人口中輕描淡寫的飄逸雋永,是畫家筆下濃墨重彩的水墨畫卷! 而這裡的蓑衣,則顯得厚重沉實,滿滿的都是生活的艱辛。 街邊一群婦女的打扮,很是奇特,看不出來她們是哪個民族的。 最吸引虎永剛眼球的,是她們的臀部位置,都無一例外地掛著的兩大塊菱形簾子。 虎永剛和寧靜開玩笑說,就像是他小時候,蹣跚學步時,屁股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