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火起(第1/2 頁)
今天晚上巡察使楊坤設宴招待到揚州書院講學的朱東陽朱夫子,特別邀請州指揮使董路,揚州知府賀知文,監察院派到揚州負責監察民政、刑事的都御史劉錚三位陪同。
朱東陽朱夫子,出生於觀寧八年,程朱學派傳承人,不錯,看到姓氏就知道,這是正宗的心學大儒朱氏的嫡系子孫。
朱夫子少年穎慧,16歲就中了舉人,成為百年來江南最年輕的舉人,被譽為當時揚州才俊第一人,不過朱夫子接下來連續兩屆會試失利,直到25歲才一舉奪魁,獲得紹寧五年會試第七,殿試第三,成為最年輕的探花郎。
朱夫子已歷觀寧、佑寧、紹寧、熙寧四朝,在紹寧時期任過翰林、侍讀、提學等官職,不但學問做的好,對四書五經這些有深入的研究,在科舉制度的改革創新上有突出的貢獻,在提學任上,他先後提出了諸如臨時抽題,增加施策,分類閱題等針對以往科舉弊端的改變,使科舉更加的公平和公正,促進了選拔優秀人才的有效性。
到熙寧三年,朱夫子以年老體弱辭官迴歸故里,後來被很多學院邀請開始到處講學。
幾人落座後,楊坤首先敬了朱夫子一杯,非常客氣,姿態放的很低,“在建鄴時就聽到夫子大名,未能當面受教,一直引為遺憾,今天能見到夫子,也是我之幸運,敬夫子一杯!”
“多謝大人抬愛,老朽不敢當大人稱讚,老朽也就是講講學,帶帶學生而已,上不能報效朝堂,下不能安撫黎民,慚愧慚愧,”朱夫子不是那種純清高之人。
州指揮使董大人是個純正的軍人,不太擅長在這個場合發言,都御史劉錚為人剛正,但畢竟內斂,也不是多話的性格,賀知府知道自己不說不行了,“夫子太謙虛了,整個江南誰人不知夫子學士淵博,但所有人最敬重的還是夫子對寒門學子一視同仁,不歧視任何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是淳淳教導,讓學生非常敬重,我要替所有的揚州學子敬夫子一杯,”賀知府很會說話,專挑了一件朱夫子引以為傲的事情。
接下來董大人和劉大人也都舉杯,朱夫子也是比較感動,難得揚州幾位大人對進學的重視,作為揚州本地人,揚州未來的文風還是要依靠官府,朱夫子直說替學子們感謝各位大人。
幾人推杯換盞,邊喝酒邊對揚州的進學談了未來的一些想法,也請朱夫子從個人角度對揚州提了自己的施政意見。
一個時辰後,朱夫子提出年老不能貪杯,首先告退,楊巡使幾人送到門口,看著朱夫子上車後,又吩咐隨從幾人送朱夫子到家再回來。
幾人回到樓上,吩咐人送上茶水,開始對現在的局面進行討論。
賀知府開始是非常擔心的,他不知道內情,也不知道巡察使是怎麼謀劃的,當他看到現在揚州的態勢,聽說了沭陽的情況後,心裡越發慌了。巡察使這第一把火,把很多人都驚住了,他們想的就是千萬不要跟沭陽府一樣的做法,扛不住啊。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揚州不能亂了,要是揚州城出了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他這個知府,他可沒有巡察使那樣的大帽子,自家事自家知。
這也是他今天來的最主要目的,他就想知道接下來巡察使有什麼想法,準備怎麼應對,他對於揚州城又有什麼安排。
朱夫子剛走,幾人剛回到房裡,賀知府實在沉不住氣了,連坐都沒有坐,直接開口問道:“楊大人,不知近期沭陽的事您知道嗎,對揚州接下來您有什麼安排?”
看著賀知府著急的樣子,幾人到是笑了,楊坤趕緊擺手,“賀大人勿急,這些都是預料中事,今天跟你們透個底,揚州現在不安定啊,不把雜草燒乾淨,看不清!!”
楊坤接下來不慌不忙的把前面的安排說了出來,當然中間忽略了一些不太方便透露的東西,這中間知道最多的當然是州指揮使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