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ldo;那個銅鈴是什麼形狀?有多大?&rdo;老悶對於這個銅鈴十分好奇。
&ldo;當時發現的這個銅鈴大概10公分高,直徑約有4、5公分。由於還沒有清理完成,考古隊的領導就沒有安排工作人員進行銅鈴圖樣的繪製。&rdo;老馬笑了笑,拍了一下那本檔案,&ldo;我這個筆記有個大略的草圖。&rdo;
更加要命的是,當時因為條件十分艱苦,隨隊也沒有相機。這個非常不可思議,級別這麼高的考古隊,竟然沒有一臺相機。
在1972年,人們對考古出土的文物普遍沒有什麼佔有慾,因為就算你弄走了,也不能換糧食、換衣服。一旦佔為己有,帶來的危險,要遠遠大於帶來的好處。就因為這個原因,考古場地根本不設防。
老馬說,當時劉福山走到這裡,感到很好奇,就從大路上走到了這個地方。因為看著這個綠瑩瑩的東西,十分好奇,就伸出腳碰了一下,沒想到這個東西這麼脆弱,一下子就完全粉末化了。讓他也感到害怕,就在這個時候,那個看守工地的年輕隊員進來了。
&ldo;當時那個年輕隊員也害怕了,這麼大的事情,就揪住劉福山不讓走了。&rdo;老馬說,當時劉福山還覺得不是什麼大事,這東西也不大,不當吃不當喝,實在不行,最多我送給你一個大甕,讓我白從淄川往臨淄跑一趟還不行?
真是不行!那個隊員立即四處喊人,這個時候,老馬趕來了,他看住劉福山,讓那名隊員趕緊跑回村裡去喊隊長過來,看看怎麼處理。
等到隊長等人滿頭大汗跑來,發現這個問題,真是解決不了了。轉頭就問年輕的隊員到底怎麼回事?
年輕人非常害怕,他趕忙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ldo;我就離開那麼一小會工夫,突然意識到哪裡有些不對勁,好像工地裡進去人了。&rdo;就那麼一瞬間,一名30多歲的男子,出於好奇走進了考古工地。
當年輕隊員意識到問題之後,立即追了過去,當時就想提醒他不要亂動。&ldo;我進去的時候,看見他就在發現銅鈴的那個地方,銅鈴已經不見了,只留下一堆綠色的粉末,而那個人似乎也被驚呆了。&rdo;
到了這個時候,劉福山好像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闖下了大禍,他很抱歉地跟大家解釋眼前發生的這一切,&ldo;我就想知道這個綠色的鈴鐺是什麼材料做的,就用腳尖碰了一下,沒想到這麼不經踩。&rdo;
很明顯,他認為這麼脆弱的東西,當然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用處。
面對這樣的突發狀況,大家雖然極為憤怒,但也非常無奈。
&ldo;最終,隊裡的幾位領導決定原諒他。對,就是原諒了他。沒有追究他的任何責任。據我現在回憶,當時甚至都沒有向公安機關備案,直接就讓他回家了。&rdo;老馬說,當時那些知識分子雖然極為震驚,但也十分無奈。
&ldo;那個時候,知識分子處境最危險,一旦把這個事情捅了出去,很多人就會受連累。當時怎麼上報處理的,我就不知道了,但是的確這個事就這麼過去了。&rdo;老馬說,因為當時隊裡的顏尚連技術員是博山人,還專門去看過這個人幾次。因為知道自己闖了大禍之後,劉福山根本就挪不動了。有個小隊員說,這是大地主齊景公剝削迫害勞動人民的鐵證,嚇得劉福山差點尿了褲子,他覺得這要是讓最高領導知道這件事,自己罪過太大了,怎麼也得就地槍斃吧?
為了安慰他,顏尚連就用車把他和他的地盤車一起送回了家,考古隊的人還把他所有的大甕都買了下來。&ldo;都給我們吧,反正我們也需要盛水盛面的用具。就這樣了,你也不用擔心,沒事了,我們不能讓你的無心之過,成了你一家子的災禍。&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