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在李斯的印象中,這些刑罰之有效和有力顯而易見。前兩年隨皇帝巡遊時砍伐湘山樹的千百名刑徒便是十分順從易治,他們的砍伐速度快得驚人。而修驪山陵和阿房宮的七十二萬刑徒中,有很多人是被處以宮刑的,他們因被閹割而失去了尊嚴,寧願苦役終生而羞於面見世人。如此看來,嚴刑酷法不是十分必要且威力無邊嗎?
然而,使李斯大感意外的是:陶俑製作場發生了騷動,一些工匠和刑徒殺死了監工,砸毀了一些製作好的陶俑後逃跑了!
這真是大逆不道,無法無天!李斯聞訊,氣得非同小可,馬上帶著幾個兵士乘著駟馬車火急前往陶俑製作場。
陶俑製作場在驪山陵東側。這裡陶窯相連,煙氣升騰,一個個比真人還高的陶俑在這裡燒制完成。有步兵,有弩兵,有騎兵,有車兵,簡直是一個多兵種組合的部隊。步兵手持劍、鉞等兵器,威武雄健;弩兵有跪射、立射等姿勢,皆持弩待發;騎兵騎著高頭大馬,似乎即將沖入敵陣;車兵則站立在駟馬戰車之上,或持弓,或持矛。這些陶俑身著彩繪,五顏六色,絢麗繽紛,其面目各不相同,有的為&ot;國&ot;字形臉,有的是&ot;甲&ot;字形臉,許多陶俑留著鬍鬚,頭髮絲絲清晰,栩栩如生。已燒制好的陶俑擺放在一個個大棚內,正在製作的陶俑則依照各道工序依次進行。工匠們有的製作陶胎,有的進行晾曬,有的在陶胎上彩繪上朱、黑、紫等顏色,有的將晾乾的陶俑搬到窯中燒制,還有更多的人挖土、和泥、搬運木頭。一根根圓木都是從終南山運來的上等紅松,按規定規格鋸好後分別抬至四個正在挖掘的大坑內,這四個面積很大的大土坑是用來埋放這些陶俑的,圓木則用來作坑頂的棚木。
按照秦始皇的命令,四個陶俑坑內將要埋下萬餘陶製人馬,按照現實中的戰陣進行排列,組成一個巨大的地下軍陣。秦始皇在世時指揮千軍萬馬,橫掃六合,軍威赫赫,死後也要在皇陵之側部署一支衛戍部隊,以保衛他靈魂的安寧。
秦始皇原本打算等他死時活埋一些兵士在其陵墓之側,後來想到秦之先君秦穆公曾殺死了一百七十七人殉葬而遭到非議,故決定使用殉葬陶俑而取代人殉。但他要求,這些準備進行&ot;俑葬&ot;的陶俑一定要製作精細,生動形象,用泥土塑出一支秦國部隊。這樣,大批的工匠便被召集到這裡,大批的刑徒便被驅使到這裡。他們和驪山陵的刑徒們一樣,從事著異常繁重的勞動,終日生活在饑寒交迫之中。
李斯到達陶俑製作場時正值晌午時分。工匠和刑徒們都按照規定的地點去用午飯了,只有十多個被捆綁著的工匠刑徒跪在正午的陽光下。一個小吏向李斯稟報:這些人在凌晨時分聚眾鬧事,殺死了一名監工,砸毀了十來個已製成的陶俑,集體逃亡,剛剛派人抓了回來,請李斯嚴加處置。
李斯憤怒地掃視著這遍身泥土的一群工匠,問道:&ot;他們為何殺死監工?&ot;
小吏道:&ot;昨天一個叫晏丙的工匠消極怠工,監工訓斥了他,晏丙不服,監工便殺死了他。這些人慾為晏丙報仇,聚眾作亂……&ot;
&ot;難道我們竟不如豬狗嗎?難道可以任意宰殺嗎?&ot;未等小吏說完,一位被捆綁著的工匠怒目而視道,&ot;事已至此。我等已無意求生,但是非曲直理應說清,讓我等死也死個明白!&ot;
李斯沒想到此人竟有如此膽量,很是震驚,他略微停頓了一下,說:&ot;講吧!&ot;
那工匠道:&ot;晏丙兄弟得了病,粒米未進,監工卻強迫晏丙去勞作,晏丙實在難以支撐未能前往,監工竟將晏丙兄弟拖了出去扔進陶窯裡活活燒死了,晏丙兄弟死得好慘啊……&ot;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