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其樂融融(第1/2 頁)
蘇輅腹誹歸腹誹,也沒想著洩露天機。他正要點選追隨狀態,跟著蘇軾他們一併回家,又跟王雱一行人碰上了。
這群江西的,湊一起浩浩蕩蕩一大群,聲勢十分浩大,弄得蘇輅心有點慌。
可惡,這次和江西佬的正面較量,他們人數上輸了!
蘇輅在打量著王雱一行人,王雱一行人也齊齊看向蘇輅幾人。
事情就是那麼湊巧,考場那麼大,曾鞏和蘇軾的號舍正巧分到了一起,他交完捲走出號舍,就看到這兩天騷-擾自己考試的罪魁禍首。到了考場外再碰上,曾鞏不由得多看了蘇軾兩眼,心想自己今科要是不中,一定得找蘇軾算賬!
蘇軾對曾鞏的想法一無所察,見曾鞏朝自己望過來,還覺得對方是想和自己交朋友,立刻回以友善的笑容。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蘇軾釋放出了善意,曾鞏自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得朝他和氣一笑。
回去的路上蘇輅給蘇軾他們提了個醒,說剛才那位小郎君是王安石之子王雱,這幾人都是王安石的表親。
蘇輅還小聲嘀咕,這一行人之中四個姓曾的,三個姓王的,都是江西佬!
蘇洵有些扼腕:“剛才也沒打個招呼。”
曾鞏其人,蘇洵還是聽說過的。
曾鞏的文章很得歐陽修喜愛,蘇洵聽聞之後也慕名去讀過,結果發現曾鞏寫文章十分務實,和這些年風行的太學體全然不同。
在屢試不第這個話題上,他和曾鞏可能有很多話要聊。
可惜今科結果還沒出來,他不能找人聊這麼不吉利的話題!
蘇軾和蘇轍也知道曾鞏。
根據張方平透露的訊息,今年歐陽修出任主考官,旨在革新科舉文體。當時張方平給他們的範文裡頭就有曾鞏的策論,說是歐陽修非常欣賞這個風格,對過分追求駢儷、毫無內涵可言的太學體深惡痛絕。
蘇軾兩人這次的策論都是奔著這個型別寫的。
四個剛考完試的考生聊著聊著,自然奔著對答案去了。
蘇輅還挺關心他們成績的,豎著耳朵聽了一路,不時掏出他用處極大的金手指搜搜答案,赫然發現他三叔連墨義都錯了好幾處。
看來半路發憤圖強還是有風險的,基礎比不上別人穩打穩紮走過來的!
蘇輅是個聰明人,聰明人從來不說掃興的話,只默不作聲地點選追隨狀態,揹著小手跟著他叔回家。
到了晚飯時,蘇輅還格外殷勤地給他三叔夾菜,用美食撫慰一下已經是科舉回鍋肉的蘇洵。
蘇洵不明所以,卻很受用。
別看他們帶的伙食比別的考生要好一點,再好吃的東西連吃幾天也是會膩的,更何況是泡麵這種非常霸道的東西。
多虧了他們還帶了點小米,中間可以熬點小米粥換換口味,要不然真的撐不下來!
現在,他們終於又可以吃好吃的了!
與此同時,貢院那邊開始封閉式改卷。
首先忙碌起來的是謄抄考卷的官員們。
他們必須第一時間把考生們的考卷挨個用硃筆謄錄一遍,把這份“硃卷”送去給考官閱卷,避免考官透過字跡認出自己的熟人。
真正的考卷則是被密封起來,等次評定出來之後才會拆封唱名。
這就是有名的“糊名謄錄制”!
卷子沒改好,考官們也出不了貢院,只能在閱卷處耐心等待卷子送來。
歐陽修與梅堯臣坐在一起吃茶聊天,他倆交情不錯,對此次科舉也寄予厚望。
官家是支援他們在科舉上做點革新的,所以他們在卷子送來前討論了一番,心裡已經有了默契:今年省試但凡寫太學體的考生,一個不留!
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