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東院(第2/3 頁)
,就是有會試經驗的那種。你看吧,我畢竟是頭一回參加會試,有個有經驗的指點指點的話,可能有點益處。”
還是阿士衡交代的那個意思,你考不上沒關係,也沒指望你能考上,但你不能考的人家一看你卷子就想查你,那就過分了。他對怎麼答題之類的格式都一竅不通,不找個人來教教實在是不行。
原本不想登門鍾府,現在既然已經來了,自然就得利用這個便利,省得自己再想辦法了。
李管家心裡暗暗苦笑,看來你也知道自己的鄉試排名夠嗆,表面上笑道:“這個你放心,老爺已經想到了前面,已經派人去聯絡一位很有名望的先生。”
庾慶忙擺手道:“不用不用,隨便找個就行,不用花大價錢找什麼有名望的。”
李管家:“這種事豈能隨便?既然要找,自然要找好的。”
人家說的沒錯,人家也不差錢,庾慶沒理由反駁,只好隨便,反正不是花自己的錢。
李管家:“不過也不能保證一定能請到,他這種人不愁沒人聘請,都是高價搶著要的,好在他這兩年一直在老爺的一位朋友家裡教書,希望那邊能看老爺的面子通融一二。”
庾慶對‘高價’二字比較敏感,何況能讓這位豪門管家說高價的,當即訝異道:“一個教書的有這麼厲害?”
李管家肅然道:“這位先生可不能小看,據說自稱是將京城文官的文路都揣摩了個七七八八,極善於押題,只要出題考官一定下,他對出題考官的出題範圍就能心裡有個大致。這不是吹捧,而是有事實證明的,八屆參考的舉子中,他指教過十二人,他指教過的舉子有兩人考上了進士,一人考上了從進士。”說罷一臉佩服的樣子。
庾慶忍不住一樂,“指教過十二人,才三個人考上了,這也叫厲害?”
李管家有些無語,上下打量他,不知他一個鄉試考一百多名的,哪來的資格這般嘲笑,臉呢?
遂忍不住嘆氣道:“公子,別說三個,一般人能指教出一個,能教出一個進士來,這輩子在京城就不愁飯碗了,便有的是人求著把自家子弟送給你調教。
歷屆會試,參考的舉子過萬人,能上榜的不過二三百人,平均幾十甚至上百人裡面才能考出一個。他指點的十二人當中便能考出三個,四個人裡面就有一個能中,這機率已經是相當驚人了,已經不是一般人家能請的起的人物。”
聽他這麼一說,庾慶明悟了,算是開了竅,默默點頭認可了,但又狐疑道:“既然他這麼有本事,為什麼自己還是個教書先生,自己考個進士當官不好嗎?清高?不願當官?”
李管家搖頭:“這倒也不是。那位先生姓‘明’,據說出身貧寒,卻是少年聰慧,十六歲便透過了鄉試赴京趕考,結果沒能考上,於是便留京再讀再考。奈何在京花銷大,才順帶教書賺點外快,於是便出了笑話,他自己落榜了,他指教的學生卻考上了。
可能是人有命數,三年一屆,他連考了九屆未成,等於是從十六歲考到了四十歲,也不知是不是年過四十後開了竅,或是陷入了不惑,此後便不再考了。後來他老家也不回了,當地每月發給他的俸銀也不領,都留給了家裡的糟糠妻,也許是自感無顏再見家鄉父老。當然,他自己在京的教書收入也足以讓他逍遙快活。”
庾慶聽的嘖嘖不已,沒想到還真有這樣執迷不悟的傻鳥,為一場考試竟考了快三十年,人生中最好的年華竟這般白白浪費了,關鍵是連家都不要了,若回家謀個缺當個地方官的話,有這毅力和苦心又何須在乎什麼金榜題名,說不定也入京位列朝堂了。
當晚,鍾粟夫婦設晚宴款待庾慶,兩個女兒並未露面,理由是閨中女子。
宴後,鍾粟說是要去看看庾慶住的地方佈置的如何了,陪著庾慶一起散步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