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造船作坊(第1/3 頁)
造船作坊就在碼頭附近。
船隊是蛟龍寨安身立命的根本,對於造船工坊,鄭廣他們可謂是下了血本,規模很大,各種功能也很齊全,海賊的船隻基本都是在這裡造出來的。
當然除了造船,維修保養船隻也是這裡最重要的工作。
這年頭的船就是消耗品,每次遠洋航行歸來,船隻都必須進行維修保養,否則誰都難以保證下次出航會遇到什麼狀況。
鄭慶他們之前乘坐的大福船此時就被拖上了岸,正在清理船底吸附的水生動物。
在此之後,工匠們還要對船板重新進行艌縫、刷漆。
如果船板老化嚴重,則要在之前的船板上面再鋪上一層新的,等到船板的總數增加到六七層,船隻就該報廢了。
鄭慶是第一次見識這個年代的造船廠,感覺看什麼都新奇。
比如把數百噸的大船沿著圓木鋪成的滑軌拖上岸這種大工程,就讓他感慨萬分。
這時候可沒什麼捲揚機,全靠幾百號人生拉硬拽!
“兄長,你們有沒有想過挖一個池子,讓船航行進來之後再把入口封住,抽乾池子裡的水就可以對船進行養護了?”鄭慶指著那艘正在維護的大福船說道。
他說的這種方法,其實就是幹船塢的原理。
有了幹船塢,工匠們就不用再花大力氣將船弄到岸上,船隻建造和維護的時間和難度都會大幅下降。
特別是船隻的維護,不需要多少人手,隨時都可以進行,這就可以大大增加船隻的維護頻率,延長船隻壽命。
跟在眾人身後的一個精壯漢子擠了過來:“二郎說的可是汴京金明池的大澳?”
鄭慶一怔,點了點頭。
他記得前世曾經看過造船的紀錄片,裡面就有《夢溪筆談》的相關記載。
宋朝為維修皇室的御船龍舟,曾在金明池修建“龍澳”,這個“龍澳”就是一座典型的幹船塢。
沒想到流求這麼偏遠的地方也有人知道,兄長的麾下真是臥虎藏龍。
“阿慶,這位是祝大鯤,造船坊的管事。”鄭廣拍著漢子的肩膀介紹道。
兩人互相行禮之後,祝大鯤解釋道:“二郎有所不知,此地土質鬆軟,若是池子不用條石封砌,一放水就塌了……”
說著他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大水坑:“我等曾試著修過一個,著實無法使用。”
原來是材料原因。
開鑿石材是件非常辛苦的工作,蛟龍寨能幹的營生太多了,壓根找不到足夠開採石料的人手,對於移民來說,哪怕去墾荒種田都比上山鑿石輕鬆得多。
更何況鎮子上的道路都沒鋪上石板,就更不可能弄這麼多條石來造船塢了。
說到底還是人太少。
思索了片刻,鄭慶問道:“寨子裡的石灰是自己燒的嗎?”
眾人都沒跟上他思維的節奏,過了半天鄭廣才指著遠處的基隆河說道:“這條河上游有個燒石灰的工坊,不過不常開工,寨子裡石灰耗用不大,一般燒兩三個月就足夠用上一年了。”
鄭慶這才露出了蒙娜麗莎的微笑。
既然正常途徑解決不了,那就上魔法吧。
還有比水泥更適合稱作魔法的東西嗎?
相比一鑿子一鑿子開出來的花崗岩,石灰石開採的難度低得多,生把火燒一下,再澆水冷卻,熱脹冷縮之後石料就會變得很脆弱。
石灰石料粉碎後和黏土、石膏一起煅燒,便能弄出水泥,當然如果講究點,還可以加些鐵粉或是碎瓷器、陶器碾成的粉末。
鄭慶讓鄭廣安排人按照他說的方法先去試試,他現在沒條件對本地的石灰石做成分分析,要得到最合適的配料比例,只能靠一次次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