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5 頁)
拎點小東西上門露個臉是非常必要的。
有人是為了蔬菜包銷合作而來,有人卻是為了獲得一份工作機會的,比如說眼前這一位。
其實對這個年代的鄉下人來說,一份工作的機會甚至比那份包銷合同更重要,因為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意味著穩定的收入。
如果是在80年代,一個招工的指標能讓全村人都爭破頭,因為能當上工人就意味著能吃上“國家糧”,那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
因此,當吳家放出即將為食品廠招聘一些工人的訊息的時候,儘管待遇還沒確定,也不是“國家糧”,還是有很多人心動的。
現在來的是一位20歲出頭的女子,吳敏霞和吳奶奶正在招呼著。
“小正,過來,這是小劉嬸,過來打個招呼。”吳奶奶向吳小正喊道。
此時的吳小正已經痴了。
第39章 街頭亂象
沒有人比吳小正更熟悉眼前的這個女人,甚至包括這個女人的父母。
對吳小正來說,如果要問他,在前世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那其中必定有一件與眼前的這個女人有關。
那是一段瘋狂的記憶。
在前世的這個時候,因為家裡的變故,吳小正再次回到學校之後,又遭遇了一系列悽慘的事情,最終導致吳小正走向了街頭,並且越走越遠。
於是在機緣巧合之下,他碰上了這個同樣苦命的女人,然後又發生了很多事。
這個女人叫蔣麗華,吳奶奶之所以讓吳小正叫她小劉嬸,是因為她的老公姓劉,叫劉建剛。
劉建剛也是響水村人,只是跟吳家離得稍微有點遠,並不同在一個組。
吳小正原本是對劉建剛不熟的,他對劉建剛的瞭解,是後來從蔣麗華和其他人的嘴裡得知的。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在這個大部分還算淳樸的年代,就算是在鄉下,也不全都是好人,壞傢伙照樣不少。
劉建剛就是壞傢伙當中的一個。
按照村裡人的說法,這人就是一個二流子,也就是不務正業的那種。
劉建剛原本也是一個可憐人。
就在他上初中的時候,他父親和他哥在外挖窯時,碰上煤礦礦難全死了,家裡只剩下了他和他母親。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作為家裡剩下的唯一男人,劉建剛應該站出來扛起這個家了。
可他倒好,他直接輟學了,然後開始混社會。沒多久,吃喝嫖賭抽就學了個齊齊整整。
這樣下去自然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不到兩年,煤礦賠給他家的上萬塊償命錢給敗了個精光,然後他就開始窮混,把家裡敗了個精光不說,還沒少幹偷雞摸狗的事,正經人家一提起他就是說不完的嫌棄。
家裡這麼窮,人又這麼混,絕對是沒人敢把女兒嫁給他的,所以劉建剛直到30歲都還是光棍一條。
當大家都以為這人會打一輩子光棍的時候,劉建剛卻讓大家大吃了一驚。就在去年,他竟然沒花一分錢就娶回了一位十**歲的大閨女,長得如花似玉還不說,而且還是一個城裡人。
這個如花似玉的大閨女就是蔣麗華。
真是日了狗了!
吳小正後來才得知,蔣麗華是被逼的。
這確實是一個瘋狂的年代。
後世的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個年代到底有多瘋狂,但吳小正是知道的,他在前世甚至做過一些專門的瞭解和淺顯的研究。
經濟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它富裕了人們,卻亂了人心。
據統計,從1955年開始到1978年,中國的犯罪率除了個別年份外,一直比較低,總體上呈下降趨勢。
19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