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63(第2/8 頁)
二皇子把自己的手帕遞到周嘉謨眼前。
黃克纘提示老夥伴,“快接了二皇子的手帕。”
二皇子跟著去養心殿也有幾個月了,他只要看到太子安穩地坐著不說話,他也就不哭不鬧挨著哥哥坐著不吭聲。雖是很多時候沒坐多久就睡著了,但不影響重臣們對二皇子的熟悉。
周嘉謨趕緊接了二皇子的手帕,太子帶著弟弟又去給黃克纘敬酒。黃克纘雖然沒有說什麼傷感的話,但是潮溼的雙眼還是洩露了他內心的激盪。
周嘉謨端起酒杯,與黃克纘心照不宣地共飲。
坐在開年宴席前面的六部尚書、侍郎、還有英國公、定國公、以及幾個能參加小朝會的侯爺,都得了太子和二皇子的敬酒。
美的這些人各個臉上都笑成了一朵花。各自的心裡都想著這樣的一句話——不枉費這些年死心塌地為天子、為朝廷盡心盡責地努力付出啊。
公鼐一反平日裡的嚴肅,笑著對天子說:“陛下,太子仁孝,友愛兄弟,臣恭喜陛下了。”
朱由校笑著回答:“也是孝與和倍聖教導的好。”
公鼐和周如磬立即齊聲說:“臣不敢當。”
葉向高讚道:“太子秉性好,陛下引導的好,孝與和倍聖教導的也好。”
與天子坐的近的老臣,有資格與天子隨意說話的,都開口誇讚兩位皇子。
朱由校讓太子去給周嘉謨和黃克纘敬酒,是想酬謝這兩位老臣,這些年不顧年老體邁,一直堅持在朝堂為自己鎮場子。
如今風調雨順了,自己也在朝堂確定了一言九鼎的地位,周嘉謨以自己已經八十三歲了,提出要致仕返鄉,鑑於這時候的人都要歸葬祖墳的習俗,他也不好再挽留這老大臣了。
與他同時致仕的還有黃克纘,也七十九歲了。天子已經擬下太子太傅的贈賜,用以感謝兩位老大臣半個世紀的操勞。
大概是天啟七年的風調雨順,讓老臣們生出如釋重負的寬慰了,秋天就陸續不斷地有老臣提出致仕。公鼐也提出致仕,但是朱由校只同意他卸了禮部尚書的職位,卻留他繼續在朝中教導皇子幾年。
三代帝師的榮譽,讓公鼐立即就應下了天子的挽留。
工部尚書王永光的致仕,朱由校就沒有同意了。他挽留王永光幹到七十歲,也就是再幹一、兩年的事情,王永光欣然接受了。在朱由校的心目中,有王永光做工部尚書頂在前面,徐光啟就可以不理會工部的瑣碎事務,帶領他的學生們全力注重急需的軍備研發。
周嘉謨在過去的一整年都在為致仕後的事情做準備。
在冬月的時候,他終於提交給朱由校幾份他滿意的六部七卿的候選提名。君臣帶著兩位什麼都聽不懂的皇子,閉門商討了小半個月,才定下了最新的內閣、尚書、侍郎名單。
朱國祚接任吏部尚書、何熊祥接任刑部尚書、周如磬接任禮部尚書。
戶部、兵部、工部尚書不變。
補了何如寵、周延儒、楊景辰做閣臣;
商周祚為左副都御史;
調了蘇茂相、左光斗分別做吏部左、右侍郎;
魏光緒為刑部右侍郎;
拔擢張瑞圖、林欲楫做禮部左右侍郎。
楊漣、張文鬱為工部右侍郎。
定下這些這些重臣之後,朱由校起身對周嘉謨抱拳致謝。
“有周卿這番謀算,大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都不虞無立國支柱的重臣。”
慌得周嘉謨趕緊起身還禮。
“陛下,這是老臣應做之事,可不敢受陛下之禮。”
“周卿承得起。若無周卿這八年襄助,朕會更艱難的。大郎,帶著你弟弟過來替父親謝謝太傅。”
太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