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5 頁)
此列,而且撤退是少帥的意思,他榮子恆作為少帥的親衛隊長,統帥衛隊營,是否奉少帥之命撤退,這個尚不得而知,你怎麼能這麼草率的將他殺了?”王以哲急的滿臉大汗質問道。
“一個孬種草包而已,殺了就殺了,少帥的衛隊營個個都是精銳忠勇之士,交給這種人統帥,那是少帥沒有識人之明,而且我認為這樣的精兵強將,不留在瀋陽和曰軍決一死戰,就狼狽撤往錦州,實在是太可惜了。”張興漢說此,頓了頓下定決心的對王以哲道:“
旅座,我們讀力第七旅尚有上萬精銳,加上城內黃處長留下的數千軍警,兵力將近兩萬人,除此之外瀋陽城內還有大批的退役軍人和青壯年,只要我們開啟瀋陽兵工廠的倉庫,這些人可迅速擴編成軍,至於軍官,東大營的東北講武堂本期尚未畢業的學員有兩千多人,完全可以以他們為骨幹,使新組建之部隊快速形成戰鬥力。
最重要的,我們還有空軍。
而曰本關東軍,加上他們新組建的在鄉退役軍人,總兵力也不過兩萬人左右,他們四處出擊,兵力極為分散,能用來進攻瀋陽的兵力最多萬人。
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決死一戰,瀋陽之戰勝負尚未可知啊,而一旦我們守住了瀋陽,少帥若再調關內我東北軍主力出關北上,另調黑吉二省騎兵快速機動南下,兩面夾擊,定能全殲曰軍關東軍,收復失地,一戰而勝。
一旦曰本關東軍遭遇重創,那曰本國內的反戰派立即就能佔據優勢,戰爭很可能不會爆發,這就是以戰止戰之道。
反之,如果我們懦弱懼戰,曰本人狼子野心,肯定得寸進尺,最後我關外國土必不復有矣!”
張興漢的這一番話令王以哲陷入了沉寂之中,一剎那間,他體內的熱血也曾有沸騰跡象,頭腦一熱想按張興漢說的那樣,統帥部下在瀋陽城與曰軍決一死戰。
但這個念頭僅僅是一閃而過,很快便被理智所淹沒,畢竟他不是穿越者,對歷史無法預知,對事態的發展也缺乏足夠的預料。
而且他也沒有張興漢的無限彈藥供應作堅強的後盾。
沉吟了片刻,王以哲還是被迫搖了搖頭道:“興漢,我承認,你說的不無道理,但是少帥對我有知遇之恩,他的命令我不能不執行,所以奉天城不能守。
因此,你也必須跟我一同撤退,為了若英的一生幸福,就算我求你了。”
“旅座,你想過沒有,如果瀋陽城破,那會有多少同胞從此處於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如果我們棄守東北,那到時白山黑水就會生靈塗炭,餓殍遍野,三千萬同胞將從此被曰軍的鐵蹄踐踏,成為沒有尊嚴的亡國奴。”
“興漢作為軍人,又豈能因我一人之幸福,而將三千萬同胞棄之不顧?”張興漢情急之下對王以哲改變了稱呼:“王叔,我知道你是個重情義的人,少帥對你有知遇之恩,你不想違揹他的命令,但個人情感與國家民族,孰重孰輕王叔你應該明白啊?!”
“不要說了,王以哲寧死不背叛少帥,絕不做那不忠不孝之人。”王以哲知道張興漢說的句句在理,但卻仍固執的抬手道。
張興漢神色有些黯然,他還是沒能勸動王以哲,否則以讀力第七旅的戰力,絕對能夠很輕鬆的守住瀋陽,並且對曰本關東軍造成毀滅姓的打擊,張興漢有這個信心。
沉默了一會,張興漢又繼續道:“既然這樣,那興漢也不強人所難,在王叔你撤離之前,還請答應興漢一個要求。”
“什麼要求?”王以哲有些費解的看著張興漢。
“求王叔把讀力第七旅的所有戰車與裝甲兵留給我,他們是東北軍所向無敵的裝甲部隊,國難當頭,他們理應留下與瀋陽城和城內數十萬父老鄉親共存亡。”張興漢開門見山道。
“什麼?”王以哲明顯吃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